[实用新型]一种一次性双囊机械式自控镇痛泵有效
申请号: | 202220671353.4 | 申请日: | 2022-03-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7566993U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14 |
发明(设计)人: | 丁超;孙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深圳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5/142 | 分类号: | A61M5/142 |
代理公司: | 北京京万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40 | 代理人: | 刘浩;许天易 |
地址: | 518127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一次性 机械式 自控 镇痛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一次性双囊机械式自控镇痛泵,包括壳体、双储药囊、出药管、自控镇痛装置、医用三通阀,其中储药囊与出药管的一端连接位于壳体内部,出药管另一端与医用三通阀的一端相连位于壳体外部,可以通过双囊将阿片类镇痛药物与非阿片类镇痛药物分开单独实施药量控制。本发明与传统单囊镇痛泵相比,其安全性好,实用性增强,有多种镇痛药物选择方案,在并发症发生时可有效避免弃泵。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一次性双囊机械式自控镇痛泵。
背景技术
有效的镇痛治疗能够减轻患者的疼痛,增加病人的舒适度,使病人适度活动,减少下肢血栓形成及肺栓塞的发生,促进胃肠功能的恢复,减少病人的应激反应,减少心肌做功和耗氧量,维护病人心血管功能稳定。自控镇痛泵是近年来广泛应用的临床自控镇痛技术工具,它可以使镇痛药物在血浆中保持一个相对稳定的浓度,并且可由病人自行按压给药以适量增加药量加强效果,治疗更加个性化,目前广泛使用的是一次性使用单囊机械式自控镇痛泵,通过储药囊的回弹力提供动力,具有自动输注功能,流速稳定精确,误差率不大于±10%。
在多模式镇痛和平衡镇痛的理念指导下,镇痛泵里通常使用的药物主要包括两部分:1、阿片类镇痛药物和止吐药,2、非阿片类镇痛药(主要为非甾体类药物),药物混合装于一个单囊的镇痛泵中。镇痛泵中阿片类药物可能引起恶心呕吐、皮肤瘙痒等副作用,因此阿片类药物和止吐药需联合应用,据统计,患者术后发生恶心的总概率在30%-50%,在某些具有高危因素的人群中,PONV的发生率更是高达80%,恶心呕吐这一副作用可能带来脱水、电解质失衡、伤口开裂、出血等其他问题,导致患者术后院内停留时间延长,医疗费用增加,对患者的手术体验造成较大的不良影响,当使用一次性自控镇痛泵的患者出现恶心呕吐时,无法将镇痛泵里的某一个药物单独的追加或减量,只能将泵里的所有的药物一起追加或减量甚至停用弃用镇痛泵改为其他镇痛方式,因此,将阿片类镇痛药物与非阿片类镇痛药物分开,单独实施药量控制非常必要。
现有技术中,中国专利ZL03253664.X,公开了一种双囊镇痛泵,包含有壳体,壳体内安装三通阀,三通阀与管的一端连接,管的另一端与单向阀连接,管的侧壁上开设通孔,管外侧套装储药囊,三通阀与管的一端连接,管的另一端与单向阀连接,管的侧壁上开设通孔,管外侧套装储药囊。它装有两个储药囊,两储药囊中存储不同浓度的药物,可根据患者对镇痛强度大小的需要,通过转动手柄选择不同浓度的药剂为患者止痛,但是上述现有技术公开的双囊镇痛泵的两个储药囊是通过三通阀串联的,通过转动三通阀手柄选择不同浓度的药剂,两个储药囊只能选择其一,不能同时给药,因而上述双囊镇痛泵不能满足同时给药的需求,也不便于双储药囊单独调整各自镇痛药物的种类和剂量浓度。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便于一次性使用或消毒包装保管,可以通过双囊将阿片类镇痛药物与非阿片类镇痛药物分开单独实施药量控制,操作简便易行的一次性双囊机械式自控镇痛泵。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双囊机械式自控镇痛泵,包括壳体、储药囊、出药管、自控镇痛装置、医用三通阀,其中储药囊与出药管的一端连接位于壳体内部,出药管另一端与医用三通阀的一端相连位于壳体外部,自控镇痛装置设置在出药管上。
进一步地,医用三通阀置于壳体的外部,以方便旋转切换三通阀操作。
进一步地,出药管上设置有卡夹。
进一步地,出药管上设置有弹力活塞注药接口。
进一步地,弹力活塞注药接口内部设置有单向阀,用于通过注射器向储药囊中注射药液。
进一步地,储药囊、出药管、卡夹、弹力活塞注药接口、自控镇痛装置均为2组。
进一步地,储药囊的容量为100ml、150ml、200ml或275ml,流量为2ml/h、3ml/h、4ml/h或5ml/h。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深圳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未经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深圳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67135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