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水泥制备用余热发电的球形支撑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220666353.5 | 申请日: | 2022-03-25 |
| 公开(公告)号: | CN217513704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30 |
| 发明(设计)人: | 汪季节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宣城海螺水泥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5B11/00 | 分类号: | B25B11/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4205***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泥 制备 余热 发电 球形 支撑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支撑结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水泥制备用余热发电的球形支撑装置。其技术方案包括:底板、固定座、环块和球体,所述固定座安装在底板的上表面,所述球体转动搁置在固定座的上表面,所述环块套接在球体上,所述环块上等距插接有销杆,所述销杆的另一端活动插接在固定座上,所述销杆的两端螺纹安装有转动帽,且转动帽分别紧压固定座、环块的外壁,所述固定座的内壁上端对称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内壁底端安装有喷出头,所述喷出头上设有连通管,所述连通管的另一端贯穿固定座并安装有连接头。本实用新型通过结构之间的配合为发电结构提供支撑的同时,便于发电结构的轴向、转向移动,满足人员的使用需求。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值支撑结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水泥制备用余热发电的球形支撑装置。
背景技术
余热发电是利用生产过程中多余的热能转换为电能的技术,余热发电不仅节能,还有利于环境保护。余热发电的重要设备是余热锅炉。它利用废气、废液等工质中的热或可燃质作热源,生产蒸汽用于发电。由于工质温度不高,故锅炉体积大,耗用金属多。
经检索,授权公告号为CN102225538B公开了一种球形支撑装置,该装置采用一对耐磨钢球作为支撑件,可做万向旋转,内球座与耐磨钢球的接触面敷设氟垫板,耐磨钢球与氟垫板组成摩擦副具有摩擦系数小旋转滑快的特点。球座由内外球座、氟垫板、减震垫、压盖、调整垫、毛毡、油杯、螺钉、球座底板组成。所述内外球座用螺钉安装在球座底板上,外球座通过氟垫板将内球座压在球座底板凸台上,球座底板凸台与内球座凹槽间放置橡胶减震垫,内球座凹槽外平面与球座底板凸台外平面留有间隙,以保证减震垫发挥作用。
在余热利用的过程中,需要支撑结构对其发电结构进行支撑限位,有些结构在安装的过程中,需要对其进行轴向、转向移动,传统的支撑装置不能满足人员的使用需求。
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水泥制备用余热发电的球形支撑装置来解决现有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水泥制备用余热发电的球形支撑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水泥制备用余热发电的球形支撑装置,包括底板、固定座、环块和球体,所述固定座安装在底板的上表面,所述底板上活动插接有安装钉,所述球体转动搁置在固定座的上表面,所述环块套接在球体上,所述环块上等距插接有销杆,所述销杆的另一端活动插接在固定座上,所述销杆的两端螺纹安装有转动帽,且转动帽分别紧压固定座、环块的外壁,所述固定座的内壁上端对称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内壁底端安装有喷出头,所述喷出头上设有连通管,所述连通管的另一端贯穿固定座并安装有连接头,所述连接头位于固定座的外壁。
将待支撑的结构限定在球体上,通过球体可三百六十度无死角旋转的动作,极大的满足了支撑结构的转动需求,进一步的,可定期通过连接头连接外界油管路,使得润滑油进入连通管然后通过喷出头对球体外壁喷出润滑油,随着球体的转动动作,从而润滑球体、固定座、环块三者接触位置处,降低摩擦,提高装置的使用寿命。
优选的,所述固定座的下表面通过螺栓安装有橡胶垫,所述橡胶垫通过螺栓固定在底板的上表面的中间位置处。通过橡胶垫的设计,提供减振效果。
优选的,所述销杆上活动套接有弹簧,所述弹簧位于固定座、环块之间。通过弹簧的设计,在弹簧的弹力作用下,弹簧会产生一个持续的弹力,使转动帽与销杆的螺纹连接处持续保持一个摩擦力,产生阻力矩,从而防止螺栓相对于被连接件回转,防止转动帽松动。
优选的,所述固定座、环块上均等距开设有与销杆相适配的插孔,所述销杆活动插接在插孔内。通过插孔的设计,确保销杆的直线轨迹。
优选的,所述环块的最大内径小于球体的直径,所述固定座上开设有管槽,所述连通管穿接在管槽上。确保环块对球体的限定作用,防止环块脱离球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宣城海螺水泥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宣城海螺水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66635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