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水利施工智能型埋管过线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220653007.3 | 申请日: | 2022-03-24 |
公开(公告)号: | CN217563184U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11 |
发明(设计)人: | 姜国军;魏治宇;刘伟娟;牟阳阳;魏富;魏志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内蒙古海涌水利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G1/08 | 分类号: | H02G1/08 |
代理公司: | 太原景誉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4113 | 代理人: | 郑景华 |
地址: | 025450 内蒙古自*** | 国省代码: | 内蒙古;1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利 施工 智能型 线装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水利施工智能型埋管过线装置,具体涉及埋管过线技术领域,包括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输出端安装有联动转杆,且在联动转杆一端连接有过线机构;所述过线机构包括设置在联动转杆一端的双向传动螺杆,在双向传动螺杆外部套设有第一螺纹套环块,且在第一螺纹套环块一侧安装有第二螺纹套环块。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过线机构,凹形框可以带动联动电机使摩擦辊轮向上移动,实现挤压贴合的作用,这样四个摩擦辊轮均可以贴合在管道内壁四处位置处,摩擦辊轮传动,沿着管道内壁进行稳定移动,携带较软线缆进行稳定移动,不易出现线头折回,穿线效率更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埋管过线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利施工智能型埋管过线装置。
背景技术
在水利施工时,需要将管道买入到指定位置处,再将埋管中可以穿入电缆,一般可以通过设备输送线缆,从而线缆顺着管道进行移动,然后电缆从管道另一端移动出来,这样完成过线操作。
而在实际使用时,如线缆具有软性,一旦在穿入过程中可能造成线头挤压,从而导致线缆无法快速通过管道,需要不断的来回穿插进行移动,这样会存在以下缺点;
穿入过程中易于导致穿入方向改变,从而导致较软电缆无法按照正常方向进行快速移动,这样穿入效率较低,不利于快速穿入,过线施工更加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水利施工智能型埋管过线装置,通过设置过线机构,四个摩擦辊轮均可以贴合在管道内壁四处位置处,摩擦辊轮传动,沿着管道内壁进行稳定移动,携带较软线缆进行稳定移动,不易出现线头折回,穿线效率更高,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水利施工智能型埋管过线装置,包括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输出端安装有联动转杆,且在联动转杆一端连接有过线机构;
所述过线机构包括设置在联动转杆一端的双向传动螺杆,在双向传动螺杆外部套设有第一螺纹套环块,且在第一螺纹套环块一侧安装有第二螺纹套环块,所述第一螺纹套环块和第二螺纹套环块外壁均呈环形等距分布有四个支撑轴,所述支撑轴外壁连接有铰接杆,且在铰接杆内壁靠近顶端位置处安装有支撑轴杆,所述支撑轴杆一端连接有凹形框,在凹形框一侧嵌入安装有联动电机,所述联动电机输出端连接有摩擦辊轮。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螺纹套环块和第二螺纹套环块内壁螺纹相反设置,所述双向传动螺杆两端外部螺纹相反且对称设置,所述铰接杆与支撑轴外部活动连接,所述摩擦辊轮与联动电机输出端之间同轴传动连接。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联动转杆外壁连接有定位套接轴环,且定位套接轴环与联动转杆之间活动连接,所述双向传动螺杆一端且位于第二螺纹套环块一侧位置处焊接有限位环,且限位环竖截面形状设置为六边形,所述联动转杆外部上方且位于驱动电机一侧位置处连接有固定支柱。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驱动电机另一侧连接有安装筒,且在安装筒内部连接有限位支柱,所述限位支柱一侧安装有U形限位管,在U形限位管两端外部均连接有转动螺母,所述转动螺母下方安装有套接轴环块,且在套接轴环块底端从左到右依次等距排列有多个挤压齿,所述U形限位管与套接轴环块之间活动连接,所述转动螺母与U形限位管之间螺纹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1、通过设置过线机构,第一螺纹套环块在螺纹的作用下向右移动,且第二螺纹套环块在螺纹的作用下向左移动,支撑轴带动铰接杆使支撑轴杆向上移动,凹形框可以带动联动电机使摩擦辊轮向上移动,实现挤压贴合的作用,这样四个摩擦辊轮均可以贴合在管道内壁四处位置处,摩擦辊轮传动,沿着管道内壁进行稳定移动,携带较软线缆进行稳定移动,不易出现线头折回,穿线效率更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内蒙古海涌水利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内蒙古海涌水利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65300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