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利用垃圾再生材料的保温砌块有效
申请号: | 202220636966.4 | 申请日: | 2022-03-22 |
公开(公告)号: | CN217000449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19 |
发明(设计)人: | 陈茜;程大伟;李琴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茜;程大伟 |
主分类号: | E04C1/00 | 分类号: | E04C1/00;E04B1/78 |
代理公司: | 西安创知专利事务所 61213 | 代理人: | 魏法祥 |
地址: | 710000 陕西省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垃圾 再生 材料 保温 砌块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利用垃圾再生材料的保温砌块,包括底板,底板上表面两端分别设置有两块外壁板,两块外壁板之间夹设有若干个内肋板,两块外壁板与底板垂直的两端,其中一端设置有与底板垂直的端头定位孔,另一端设置有与底板垂直的端头定位杆,端头定位孔为凹槽,端头定位杆为与凹槽相互配合的凸起。本实用新型的保温砌块底板上设置两块外壁板,两块外壁板之间夹设有若干个内肋板,保证了保温砌块的结构强度,通过外壁板、内肋板和底板围成若干个并排的不连通孔,以阻隔保温砌块上部和下部间的空气流通,提高了保温砌块的热阻,增强了保温砌块的保温性能和坐灰严密性、平整度,有助于建筑材料在生产和应用中减少碳排放。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保温砌块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利用垃圾再生材料的保温砌块。
背景技术
建筑垃圾指人们在从事拆迁、建设、装修、修缮等建筑业的生产活动中产生的渣土、废旧混凝土、废旧砖石及其他废弃物的统称。随着我国城镇化进展加快,建筑垃圾生产量持续增加,占城市垃圾的30%~40%,目前我国存量建筑垃圾达200多亿吨。我国的建筑垃圾普遍采取堆放和掩埋的方式处理,这些处置方式容易导致安全隐患、水资源污染、影响空气质量、占用土地、降低土壤质量等一系列问题。在发达国家和地区通过将建筑垃圾资源化以降低建筑垃圾存量,从源头避免一系列安全、生态、环境的问题,如欧盟、日本和韩国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率分别为90%、97%和97%。目前,我国建筑垃圾的资源化利用率不足5%。
建筑材料行业是国民经济重要的原材料及制品业,也是典型的资源能源承载型行业。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建筑材料生产和消费国,建筑材料行业同时也是二氧化碳排放的重点行业。建筑垃圾中存在大量的废弃混凝土、砖石、瓦砾等,可用于生产粗细骨料,以制备砌块、墙板、地砖等建材产品,不仅可以消纳建筑垃圾,实现资源再利用,从源头降低建筑垃圾存放、填埋所导致一系列的生态环境问题;还可以减少行业内原生资源需求量与产量、降低本行业碳排放。
镁渣是炼镁过程中排放的固体废弃物。采用皮江法炼镁产出的镁与镁渣的质量比为1:6.5~8.0。在生产过程中产出的大量镁渣通过填埋、堆积等方式被处置。这导致潜在的环境污染和极大的资源浪费,如:填埋/堆积场地周边地下水污染、扬尘污染等。镁渣是白云石(MgCO3·CaCO3)经煅烧、研磨、还原、精炼而得的金属镁的副产物。镁渣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钙(CaO)、二氧化硅SiO2、三氧化二铝Al2O3、氧化镁MgO和氧化铁Fe2O3等,受生产条件和工艺的限制,镁渣的成分往往在一定范围内波动。尽管各主成分含量存在差异,但镁渣的成分与硅酸盐水泥的成分基本一致。因而,在镁渣中添加一定比例的激发剂,可用于配制胶凝材料。研发镁渣胶凝材料,开发镁渣应用新工艺,扩大镁渣应用方向和使用数量是解决镁渣污染问题、应对节能减排、发展绿色低碳经济的重要途径。
因此需要一种利用垃圾再生材料的保温砌块。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利用垃圾再生材料的保温砌块。该保温砌块底板上设置互相平行的两块外壁板,并在两块外壁板之间夹设有若干个与外壁板垂直的内肋板,形成保温砌块的基本结构,通过设置外壁板和内肋板提高保温砌块的结构强度,通过外壁板、内肋板和底板围成若干个并排的不连通孔,以阻隔保温砌块上部和下部间的空气流通,提高了保温砌块的热阻,增强了保温砌块的保温性能和坐灰严密性、平整度,有助于实现建筑材料在生产和应用中减少碳排放。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利用垃圾再生材料的保温砌块,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砌块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表面两端分别设置有互相平行的两块外壁板,两块所述外壁板之间夹设有若干个与外壁板垂直的内肋板,所述内肋板下端与底板上表面连接,两块所述外壁板与底板垂直的两端,其中一端设置有与底板垂直的端头定位孔,另一端设置有与底板垂直的端头定位杆,所述端头定位孔为凹槽,所述端头定位杆为与凹槽相互配合的凸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茜;程大伟,未经陈茜;程大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63696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静疗配液多用工具
- 下一篇:一种食用醋发酵原料的粉碎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