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复合材料平板防脱粘加工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220573655.8 | 申请日: | 2022-03-16 |
公开(公告)号: | CN217727976U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04 |
发明(设计)人: | 张小波;胡翠;张绍波;黄田艳;鲁学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航天风华精密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Q3/08 | 分类号: | B23Q3/08;B23Q11/00 |
代理公司: | 贵州派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2114 | 代理人: | 谷庆红 |
地址: | 550009 ***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复合材料 平板 防脱粘 加工 装置 | ||
一种用于复合材料平板防脱粘加工装置,包括:底座,为敞口盒状结构;多个吸盘组件,设置于底座的内腔中,各个吸盘组件通过真空管路相连,真空管路接入真空发生器;碎纤维收集组件,设置在所述底座上,用于将收集所述底座内腔中的碎纤维。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利用多个吸盘组件同时对所加工的复合材料平板吸附,可以有效地解决了平板类复合材料构件的脱粘滑动问题,采用多个吸盘组件同时吸附,在增强吸附效果的同时可以整个装置吸附的稳定性。另外,采用真空吸附方式不破坏损伤和污染复合材料平板构件,通过设置碎纤维收集组件,可以有效收集加工过程中产生并掉落至底座上的碎纤维,减少污染。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复合材料切削加工装夹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复合材料平板防脱粘加工装置。
背景技术
碳纤维复合材料具有比强度高、比模量高、可设计性强等优点,在航空航天领域中应用广泛。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加工精度、加工质量影响着零件的最终使用,因此如何改善和提高加工精度和加工质量是该领域中一直在解决和改善的问题。由于碳纤维复合材料自身脆性和受力易变形的原因,在机加打磨过程中应避免直接用硬性夹具装夹,一般采用柔性夹具或双面胶粘接的方式对复合材料进行夹持和固定。
目前,小型平板类或弧形复合材料零件在加工打磨过程中,一般采用双面胶粘接的方式对零件进行固定,采用该方法常常会因加工受力导致零件出现脱粘和滑动的现象,这会造成零件加工精度出现偏差或者直接报废的风险。如某航空复合材料制造公司每年因零件脱粘导致报废或加工精度不满足要求的情况产生成本损失数十万元。因此,就如何在节约成本的情况下防止平板类或弧型复合材料零件出现脱粘或滑动现象是当前的一个急需解决和研究的话题。
专利CN201210089288.5公开了一种复合材料薄壁件夹具及使用该夹具加工复合材料的方法,该复合材料薄壁件夹具包括夹具本体;真空吸盘,用于固持工件,且设于所述夹具本体的顶面;真空孔道,设于所述夹具本体内部,一端与所述真空吸盘相连,另一端用于和真空发生器连接;定位机构,用于限制工件移动和转动,且设于所述夹具本体的侧面;液性塑料涨紧机构,用于支撑工件和保证所需涨紧力输出,且设于所述夹具本体的侧面。该装置用于特定形状及体积的平面工件,不利于在多种形态和不同大小工件上使用,其灵活性和经济性不高,且未设置纤维屑收集系统和过滤系统,极易造成污染危害和真空通道堵塞。
专利CN201710721173.6公开了一种用于铣削加工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可调式吸附夹具。可调吸附夹具由吸附装置、工件倾斜角度调整装置和支撑平台高度调整装置三个部分组成。吸附装置中,共有24套结构相同的吸盘组件,吸盘组件均布安装在支撑平台上。夹具可通过丝杠螺母、滑动导轨与紧固螺栓,实现对碳纤维复合材料工件高度上的准确调整;通过调整支撑座和支撑肋的角度,实现对碳纤维复合材料铣削工件倾斜角度的调整,以及对微曲工件的随型吸附。该装置未设置纤维屑收集系统和过滤系统,极易造成污染危害和真空通道堵塞。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用于复合材料平板防脱粘加工装置,旨在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用于复合材料平板防脱粘加工装置,包括:底座,为敞口盒状结构;多个吸盘组件,设置于底座的内腔中,各个吸盘组件通过真空管路相连,真空管路接入真空发生器;碎纤维收集组件,设置在所述底座上,用于将收集所述底座内腔中的碎纤维。
优选的,所述碎纤维收集组件包括收集盒和负风压机;所述收集盒设置在底座侧壁上;所述负风压机设置在底座与收集盒相连接的侧壁上;所述收集盒的内腔与底座的内腔之间通过负风压机相连通。
优选的,所述收集盒的数量为两个,分别设置在底座的两侧壁上;底座与收集盒相连接的侧壁设置有两个负风压机。
优选的,在所述收集盒的内表面粘贴有双面胶。
优选的,所述收集盒为抽屉式结构,在收集盒上设置有抽拉把手。
优选的,所述底座为电磁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航天风华精密设备有限公司,未经贵州航天风华精密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57365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预制棒疏松体剥皮处理装置
- 下一篇:一种纳米触媒空气净化消毒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