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复合板车厢用系固装置及连接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220559122.4 | 申请日: | 2022-03-15 |
公开(公告)号: | CN217455805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20 |
发明(设计)人: | 毛磊;张旭;曹楚锋;欧定颖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风专用汽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P7/08 | 分类号: | B60P7/08;B62D33/04 |
代理公司: | 武汉世跃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2273 | 代理人: | 倪娅 |
地址: | 442000***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复合板 车厢 用系固 装置 连接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复合板车厢用系固装置及连接结构,系固装置包括底座,底座一侧垂直方向上设有反Z字型的弯折板结构,底座另一侧与弯折板结构相向延伸设有高度逐渐增加的凸起部,凸起部靠近底座一侧设有相对的系固环安装孔,系固环安装孔中设有系固环,凸起部远离弯折板结构一侧中间设有螺栓安装孔;安装时,底座底面与侧壁板相贴合,底座一侧弯折板结构嵌设于车厢底板边框处的U型凹槽中,车厢的侧壁板和侧壁板下轨铝型材上设有与安装孔,系固装置通过螺栓固定于侧壁板上,底座上的上水平段与底板边框的搭接部通过焊接固定。本实用新型具有较高的强度和稳定性,对货物可起到有效的系固作用且不会占用车厢内宽而影响内部容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箱式货车物体固定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复合板车厢用系固装置及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根据交通运输行业标准《JT/T 1178.1营运货车安全技术条件》要求,复合板厢式车厢内也需安装系固点,目前通行的结构分为卧环和拉环两种,卧环安装于底板上平面,需在地板上预先加工卧环安装孔,且受边框影响,卧环安装后有效系固点距侧壁至少≥90mm,如遇较宽货物时,货物将其遮挡导致无法使用;拉环可靠近侧壁与底板交角处安装,但焊接时为避免损坏侧面复合板,焊缝仅布置于靠内侧,系固货物后极易将焊缝破坏导致拉环损坏失效。
所述复合板厢式车厢包括侧壁板1、底板2,侧板壁下方设有底板边框4,一T字型的侧壁板下轨铝型材5插装于侧壁板1和底板边框4之间形成相互贴合的结构,底板边框为开口向内的U型结构、上翼面向内延伸设有反向延伸的Z字型弯折结构,底板边框的上翼面与侧壁板之间形成有U型凹槽A,底板固定在反向延伸Z字型上平板的底部、上平板的顶面设有铺板。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复合板厢式车厢内系固点所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复合板车厢用系固装置及连接结构,在保证强度的前提下,方便使用。
为此,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复合板车厢用系固装置及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系固装置包括底座,底座一侧沿垂直方向延伸设有与车厢底板边框上翼面的反Z字型相适应的弯折板结构,底座另一侧向弯折板结构方向延伸设有高度逐渐增加的凸起部、弯折板结构内侧设有相对接的凸起部,两侧凸起部的高度方向与弯折板的上水平段搭接连为一体,两侧凸起部之间靠近底座一侧设有贯穿的系固环安装孔,系固环安装孔中设有系固环,所述凸起部远离弯折板结构一侧的底座上中间设有螺栓安装孔;
安装时,所述底座的底面与侧壁板相贴合,底座一侧的弯折板结构嵌设于车厢底板边框处的U型凹槽中,车厢的侧壁板和侧壁板下轨铝型材上设有与系固装置的螺栓安装孔高度位置相适应的安装孔,系固装置通过从外侧穿设的螺栓与螺母配合固定于侧壁板上,底座上弯折板结构的上水平段端部与底板边框的搭接部通过焊接固定。
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系固装置底座上的凸起部、弯折板结构及其内侧的凸起部为通过深冲压一体成型结构。方便加工、制作成本低,同时通过冲压成型凸起部的内侧为凹槽结构、相对于实心结构重量较轻,节约了材料、降低了成本。
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与螺栓配合的螺母为T型螺母,螺栓安装孔周边的底座上设有容纳槽。目的是避免伸出侧壁板太多、影响内宽和损坏货物。
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系固环安装孔的最低位置处与弯折板结构的上水平段平齐。当系固环向下翻转至水平状态时与底板上铺板高度一致,系固环向上翻转至竖直状态时与底座贴合,从而避免了干涉或碰撞、延长使用寿命。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与预埋卧环相比,该装置可在车厢组装完成后根据法规或客户需求灵活调整安装位置,或者用户自购后根据需求加装、无需对车厢进行较大程度改动,且有效系固位置贴紧侧壁板,系固环可提前旋立至竖直状态,无需担心运载较宽货物时被压住导致无法系固问题;与通用型拉环相比,该装置一面与底板边框贴紧焊接,另一面与侧壁板、侧壁板下轨铝型材连接通过对穿的螺栓、螺母连接,深冲凸筋提供较高的强度和稳定性,对货物可起到有效的系固作用。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风专用汽车有限公司,未经东风专用汽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55912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运动姿态传感电路
- 下一篇:自动换电无人机方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