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船舶空气润滑系统的吹气单元有效
申请号: | 202220499908.1 | 申请日: | 2022-03-09 |
公开(公告)号: | CN217022794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2 |
发明(设计)人: | 沈强昇;张鹏;张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扬子鑫福造船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3B1/38 | 分类号: | B63B1/38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21 | 代理人: | 宋凌林 |
地址: | 2254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船舶 空气 润滑 系统 吹气 单元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船舶空气润滑系统的吹气单元,吹气腔为前后方向子弹头截面,吹气腔前部上端接进气口,吹气腔后部设置由前至后朝下的曲面吹气导板,吹气腔下口开口且底部朝外翻折设置水平底板,吹气腔下口经支撑肘板接导流板,导流板与水平底板齐平,且覆盖吹气腔下口前部至后部中间部位,导流板与吹气腔下口形成位于下口后部的吹气口。本吹气单元的吹气腔将压缩空气通过进气口送入,沿曲面吹气导板导向在吹气腔下口吹气口与海水之间形成并保持薄气层,利用空气与水在密度与粘性上的巨大差异,达到显著降低船底摩擦阻力的目的,节能效果好,符合当今世界绿色环保的主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船舶技术,具体说是一种用于船舶空气润滑系统的吹气单元。
背景技术
船舶节能减排技术是船舶行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是世界各国造船界与航运界研究的重要内容。对于CO2排放IMO国际海事组织在MEPC75峰会上已有明确的减排目标,到2050年实现碳排放整体降低到50%,在本世纪末实现碳中和。同时EEXI和CII法规的实施也迫在眉急。为满足CO2的排放要求,近十年来船舶设计者一直致力于研究:船型优化、主机优化、节能装置、防污减阻涂层、轴发等技术。但随着更严格的EEDIⅢ及即将推出的四阶段能效指标,船东方进一步降低CO2排放的意愿也愈发强烈,但上述这些节能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已达到了瓶颈,同时需要花费更多成本。研究和开发新的节能减排措施,进一步节约船舶能耗、减少船舶排放,实现节能减排方面新的突破;降低航运企业的燃料成本,提高船舶经济性,达到经济和环境保护双重效益。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有利于节约能耗的船舶空气润滑系统的吹气单元。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船舶空气润滑系统的吹气单元,包括吹气腔,其特征在于:所述吹气腔为前后方向子弹头截面,吹气腔前部上端接进气口,吹气腔后部设置由前至后朝下的曲面吹气导板,吹气腔下口开口且底部朝外翻折设置水平底板,吹气腔下口经支撑肘板接导流板,导流板与水平底板齐平,且覆盖吹气腔下口前部至后部中间部位,导流板与吹气腔下口形成位于下口后部的吹气口。
进一步地,所述吹气腔下口内壁两侧均布多个支撑肘板,多个支撑肘板下接导流板。
进一步地,所述吹气腔两侧壁在吹气腔后部朝上延伸,侧板面板架设在后部朝上延伸的两侧壁上部,侧板面板下接尾肘板,尾肘板压接曲面吹气导板。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肘板为垂直相接的横向筋板和水平接板,横向筋板接在吹气腔下口内壁,水平接板经螺栓接导流板。
本吹气单元的吹气腔将压缩空气通过进气口送入,沿曲面吹气导板导向在吹气腔下口吹气口与海水之间形成并保持薄气层,利用空气与水在密度与粘性上的巨大差异,达到显著降低船底摩擦阻力的目的,节能效果好,符合当今世界绿色环保的主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A视图;
图3为图2的B-B视图。
图中:吹气腔1、侧板2、侧板面板3、尾肘板4、曲面吹气板5、水平底板6、进气口7、支撑肘板8、横向筋板81、水平接板82、导流板9、吹气口10。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作进一步说明。
图1-3所示:一种用于船舶空气润滑系统的吹气单元,其吹气腔1为前后方向子弹头截面,吹气腔1前部上端接进气口7,吹气腔后部设置由前至后朝下的曲面吹气导板5,吹气腔1两侧壁在吹气腔后部朝上延伸,侧板面板3架设在后部朝上延伸的两侧壁上部,侧板面板下接尾肘板4,尾肘板4压接曲面吹气导板5。吹气腔1下口开口且底部朝外翻折设置水平底板6,吹气腔下口内壁两侧均布多个支撑肘板8接导流板9,支撑肘板为垂直相接的横向筋板81和水平接板82,横向筋板接在吹气腔下口内壁,水平接板经螺栓接导流板,导流板与水平底板齐平,且覆盖吹气腔下口前部至后部中间部位,导流板与吹气腔下口形成位于下口后部的吹气口1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扬子鑫福造船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扬子鑫福造船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49990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