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1000kV特高压避雷器介电特性比例单元有效
申请号: | 202220494959.5 | 申请日: | 2022-03-09 |
公开(公告)号: | CN217239183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19 |
发明(设计)人: | 曹伟;谷山强;万帅;谭进;李健;李哲;王智凯;刘新;杜雪松;刘子皓;张博;吴煊之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武汉南瑞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C7/12 | 分类号: | H01C7/12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 代理人: | 潘杰;冯超 |
地址: | 430074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1000 kv 高压 避雷器 特性 比例 单元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1000kV特高压避雷器介电特性比例单元,它由上至下包括上盖板、瓷套和下盖板,所述瓷套内部由外至内依次设置有绝缘套和电阻片组件,所述电阻片组件包括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每个侧壁上均安装有绝缘筒,所述支撑板上表面对应设置有多个垫块;所述支撑板下表面设置有多个电阻片组且每个电阻片组与上方的垫块上下对应设置,所述电阻片组外周设置有多根绝缘棒,每根绝缘棒上端穿过支撑板上的通孔固定,使多根绝缘棒将电阻片组夹持固定。本实用新型更好的支撑了高性能1000kV特高压避雷器的设计、开发和制造,有利于提升整只1000kV特高压避雷器的运行可靠性,保障变电站内设备安全和大电网的稳定运行。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避雷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1000kV特高压避雷器介电特性比例单元。
背景技术
避雷器是变电站内重要的过电压保护设备,全面掌握其运行特性对于优化避雷器性能和提升变电站内部设备的保护水平非常必要。 GB/T 11032-2020《交流无间隙金属氧化物避雷器》对避雷器试验试品的选择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次提出了介电特性比例单元的概念,该比例单元在截面尺寸、材料等方面是避雷器的复制,包含机械支撑结构,以及在避雷器中分布安装的部件(如支撑件和垫片),同时要求避雷器的长期稳定性试验、内部部件绝缘耐受试验等相关试验必须采用介电特性比例单元。
因此,提出一种1000kV特高压避雷器介电特性比例单元就显得十分迫切,这将对开展1000kV特高压避雷器关键电气性能的试验验证起到非常直接的作用,可进一步保障1000kV特高压避雷器的安全可靠。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设计合理、结构紧凑的1000kV特高压避雷器介电特性比例单元,解决了 1000kV特高压避雷器开展长期稳定性试验、内部部件绝缘耐受试验等相关试验验证无试品装置的难题,有效支撑了综合性能水平更高的 1000kV特高压避雷器设计、开发和制造。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设计一种1000kV特高压避雷器介电特性比例单元,它由上至下包括上盖板、瓷套和下盖板,所述瓷套为中空的圆筒结构;所述瓷套内部由外至内依次设置有绝缘套和电阻片组件,
所述电阻片组件包括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每个侧壁上均安装有绝缘筒,所述支撑板上表面对应设置有多个垫块;所述支撑板下表面设置有多个电阻片组且每个电阻片组与上方的垫块上下对应设置,所述电阻片组外周设置有多根绝缘棒,每根绝缘棒上端穿过支撑板上的通孔固定,使多根绝缘棒将电阻片组夹持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瓷套外侧的上盖板和下盖板上沿圆周方向均间隔开设有上通孔和螺纹孔;所述上通孔和螺纹孔上设置有绝缘螺栓,所述上盖板和下盖板之间通过多个绝缘螺栓紧固固定。
再进一步地,所述上通孔和螺纹孔的个数为6-10个。
再进一步地,所述下盖板上开设有绝缘筒沉孔和绝缘棒螺纹孔;
所述绝缘筒插入绝缘筒沉孔内;所述绝缘棒固定在绝缘棒螺纹孔内。
再进一步地,所述垫块上表面中央开设有螺纹孔。
再进一步地,所述上盖板中央开设有多个抽真空通孔,每个抽真空通孔与螺纹孔一一对应,且每个抽真空通孔上设置有螺栓。
再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板为正方形且四角呈圆弧形,所述支撑板的四个侧壁中心线上开设有安装槽,所述绝缘筒安装在安装槽内。
再进一步地,其特征在于:所述瓷套的内径为370-390mm,外径为440-460mm,高度为85-95mm;所述绝缘套的内径为340-360mm,外径为355-365mm,高度为85-95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武汉南瑞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武汉南瑞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49495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