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强磁铁的钢轨传感器夹具有效
申请号: | 202220490150.5 | 申请日: | 2022-03-03 |
公开(公告)号: | CN217032546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2 |
发明(设计)人: | 韦文瑜;黄坤亮;王光富;贾土林;黄波;冯青松;刘庆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铁路南宁局集团有限公司;华东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D11/00 | 分类号: | G01D11/00 |
代理公司: | 南宁智卓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5129 | 代理人: | 谭月萍 |
地址: | 530029 广西壮***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磁铁 钢轨 传感器 夹具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强磁铁的钢轨传感器夹具。钢轨传感器夹具包括套筒,套筒一端的相对两侧设有翼板,翼板的一端与套筒连接,翼板上设有强磁机构,套筒内设有传感器。本实用新型通过强磁铁将传感器固定在钢轨上,减少采用紧固件固定对钢轨造成的损害,提高钢轨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钢轨监测器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强磁铁的钢轨传感器夹具。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铁路事业的高速度发展,铁路总里程数飞速增长,铁路钢轨在服役的过程中,会产生裂纹、磨损等诸多病害,尤其是道岔尖轨部位容易发生断裂。对于铁路来说,钢轨病害、断轨会直接影响到旅客乘车的舒适性和列车行驶的安全性,所以需要对钢轨状态进行长期监测以预警断轨情况的发生。但目前现有的传感器固定夹具通常需要在钢轨上打螺纹孔,易使尖轨结构变得更加脆弱,容易断裂;胶粘的方式也不能保证传感器的长期服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强磁铁的钢轨传感器夹具,解决了现有传感器夹具需要在钢轨处打螺孔进行固定,破坏钢轨结构以及胶水固定力不足的问题。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基于强磁铁的钢轨传感器夹具,通过设置具有强磁铁的夹具,并将传感器放置在夹具内,利用强磁铁的磁性吸附在钢轨上,避免采用螺钉等紧固件固定,减少对钢轨的损坏,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基于强磁铁的钢轨传感器夹具,所述钢轨传感器夹具包括套筒,所述套筒一端的相对两侧设有翼板,所述翼板的一端与套筒连接,所述翼板上设有强磁机构,所述套筒内设有传感器。
优选的,所述套筒内设有隔板,所述隔板将套筒内分隔成传感器腔和导线腔,所述导线腔位于所述传感器腔上方,所述隔板上开设有导线孔,所述导线孔连通传感器腔和导线腔,所述传感器放置在所述传感器腔内。
优选的,所述传感器腔的高度和所述传感器的高度一致。
优选的,所述强磁机构包括吊环螺母和强磁铁,在所述翼板上开设有螺纹孔,所述吊环螺母的一端穿过所述螺纹孔与所述强磁铁连接,所述吊环螺母位于所述强磁铁的上方。
优选的,所述螺纹孔的中心至所述套筒外侧壁的距离比所述强磁铁的半径大2-3mm。
优选的,所述套筒和所述翼板均采用PLA材料制成。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显著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强磁铁将传感器固定在钢轨上,无需采用紧固件固定,减少紧固件对钢轨的损坏,提高钢轨的使用寿命,且易于安装,可安装于铁路道岔尖轨处。
(2)通过使用PLA材料和3D打印技术,在保证夹具强度的前提下,大大降低了夹具的造价。同时,传感器仓的尺寸与横隔板的高度,可根据各种类型传感器的具体尺寸进行定制,使得本实用新型适用于各种类型的传感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强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套筒,2-隔板,3-传感器腔,4-翼板,5-螺纹孔,6-引线孔,7-强磁铁,8-吊环螺母。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出优选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然而,需要说明的是,说明书中列出的许多细节仅仅是为了使读者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或多个方面有一个透彻的理解,即便没有这些特定的细节也可以实现本实用新型的这些方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铁路南宁局集团有限公司;华东交通大学,未经中国铁路南宁局集团有限公司;华东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49015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伺服减速系统
- 下一篇:一种AGV车用充电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