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盗转向管柱和具有其的车辆有效
申请号: | 202220459301.0 | 申请日: | 2022-03-04 |
公开(公告)号: | CN216709403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10 |
发明(设计)人: | 王盼盼;马忠民;吕佳颖;谢爽;董作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汽车集团越野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1/16 | 分类号: | B62D1/16;B60R25/0215 |
代理公司: |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3 | 代理人: | 李红标 |
地址: | 100130 北京市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盗 转向 管柱 具有 车辆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防盗转向管柱和具有其的车辆,防盗转向管柱包括:外壳体,外壳体固定在车身上;第一内柱,第一内柱的至少一部分设在安装腔内且上端用于连接方向盘;第二内柱,第二内柱的至少一部分设在安装腔内且上端与第一内柱的下端可在紧固状态和非紧固状态之间转换,第二内柱的下端用于连接转向机;电磁线圈;锁止组件,锁止组件设在安装腔内,锁止组件在电磁线圈通电且控制系统发送解锁信号时使第一内柱与第二内柱处于紧固状态,锁止组件在电磁线圈未通电或控制系统未发送解锁信号时使第一内柱与第二内柱处于非紧固状态。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防盗转向管柱不仅结构简单,不占用车内空间,而且能够有效防盗,提高车辆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盗转向管柱和具有其的车辆。
背景技术
为了提高汽车的防盗性能,通常会在汽车转向管柱上安装防盗锁以防止汽车被盗走,但是仍然有人能够强行将该锁破坏掉,从而盗走车辆,此外,防盗锁的尺寸一般比较大,在车辆内占用一定空间,影响车内布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防盗转向管柱。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具有上述防盗转向管柱的车辆。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防盗转向管柱包括:
外壳体,所述外壳体内限定有沿其轴向延伸的安装腔,所述外壳体固定在车身上;
第一内柱,所述第一内柱的至少一部分设在所述安装腔内且上端用于连接方向盘;
第二内柱,所述第二内柱的至少一部分设在所述安装腔内且上端与所述第一内柱的下端可在紧固状态和非紧固状态之间转换,所述第二内柱的下端用于连接转向机;
电磁线圈,所述电磁线圈设在所述安装腔内且固定在所述外壳体的内壁面上,所述电磁线圈连接车辆电源和控制系统;
锁止组件,所述锁止组件设在所述安装腔内,所述锁止组件在所述电磁线圈通电且所述控制系统发送解锁信号时使所述第一内柱与所述第二内柱处于所述紧固状态,所述锁止组件在所述电磁线圈未通电或所述控制系统未发送解锁信号时使所述第一内柱与所述第二内柱处于所述非紧固状态。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内柱包括:
第一连接段,所述第一连接段形成为圆柱体,所述第一连接段的上端连接所述方向盘;
第二连接段,所述第二连接段形成为径向尺寸大于所述第一连接段的圆筒体,所述第二连接段的下端用于与所述第二内柱上端相互配合;
中部连接段,所述中部连接段形成为自上端向下端径向尺寸逐渐增大再逐渐减小的柱体,所述中部连接段与所述第一连接段和所述第二连接段同轴设置,所述中部连接段的上端与所述第一连接段的下端相连,所述中部连接段的下端与所述第二连接段的上端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内柱包括:
第三连接段,所述第三连接段形成为圆柱体,所述第三连接段的上端沿其轴向可活动地设在所述第二连接段内;
第四连接段,所述第四连接段形成为径向尺寸大于所述第三连接段的圆柱体,所述第四连接段与所述第三连接段同轴设置且上端与所述第三连接段的下端相连,所述第四连接段的下端连接所述转向机。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连接段的周向上设有多个通孔,所述锁止组件包括:
锁止壳,所述锁止壳形成为自上端向下端的径向尺寸逐渐增大的壳体,所述锁止壳设在所述安装腔内且沿所述安装腔的轴向可活动地套设在所述中部连接段和所述第二连接段外壁面上;
弹性件,所述弹性件设在所述中部连接段与所述锁止壳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汽车集团越野车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汽车集团越野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45930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气弹簧安装支架总成及装载机
- 下一篇:一种面条加工用定长切断输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