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屏占比高的主控分离式圆形屏有效
申请号: | 202220453814.0 | 申请日: | 2022-03-02 |
公开(公告)号: | CN217007902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19 |
发明(设计)人: | 韦廷丰;韦泽权;潘剑飞;韦植桐;韦锡宏;刘元想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纳晶云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F1/133 | 分类号: | G02F1/133;G02F1/1333;G02F1/13357;B01D53/26 |
代理公司: | 北京神州信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814 | 代理人: | 朱俊杰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西丽***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比高 主控 分离 圆形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屏占比高的主控分离式圆形屏,该圆形屏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下屏幕黑边面积较大,严重拉低了屏占比,影响产品的整体外观和不具备防水性能,电子元器件易腐蚀的技术问题。该圆形屏包括外壳体、安装在所述外壳体内侧的限位环、设置在所述限位环上端的底框、从下往上依次安装在所述底框内的电路板和显示屏模组。该圆形屏将驱动IC和FOG热压排线分别设置在圆形屏的两端非显示区域,因此不需要扩大屏幕边框,减小屏幕黑边面积,有效提高屏占比,从而提高了产品的美观度,且通过防水组件的设计,起到防水的作用,在外壳体进水后,可以快速吸附水分,保持外壳体内的干爽,避免水气腐蚀外壳体内的元器件,提高显示屏的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显示屏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屏占比高的主控分离式圆形屏。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穿戴式智能终端在日常的生活工作中被广泛使用,并且用户对穿戴式智能终端产品的外观及性能要求也越来越高,目前比较有代表性的可穿戴式智能终端设备为智能手表,而圆形结构的触控显示屏相较于矩形结构的触控显示屏具有更大的有效显示及触控面积的优势。
目前,专利号为CN202021412123.3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手表显示屏,其包括机壳、显示模组及触控盖板,所述显示模组位于所述机壳和触控盖板之间,所述机壳的顶部设置有第一承载台和第二承载台,所述第一承载台用于承载所述显示模组,所述第二承载台用于承载所述触控盖板;所述显示模组的绑定区侧边超出所述触控盖板的对应侧边。其采用的是通过显示模组与触控盖板采用偏位对位方式,可以有效校正显示屏AA区域的外观位置,但该圆形屏显示驱动装置的驱动IC和FOG热压排线的绑定区均设置在圆形屏的同一端,为了隐藏驱动IC和FOG热压排线需要扩大屏幕边框,因此导致屏幕黑边面积较大,严重拉低了屏占比,影响产品的整体外观,并且不具备防水性能,电子元器件易腐蚀。
因此,针对上述屏幕黑边面积较大,严重拉低了屏占比的问题,亟需得到解决,以改善圆形屏的使用场景。
实用新型内容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屏占比高的主控分离式圆形屏,该圆形屏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下屏幕黑边面积较大,严重拉低了屏占比,影响产品的整体外观和不具备防水性能,电子元器件易腐蚀的技术问题。
(2)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这样一种屏占比高的主控分离式圆形屏,该圆形屏包括外壳体、安装在所述外壳体内侧的限位环、设置在所述限位环上端的底框、从下往上依次安装在所述底框内的电路板和显示屏模组;其中,所述显示屏模组前后两端固定连接有与所述底框内壁卡合连接的卡块,所述外壳体内底部上端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固定连接有第一磁铁,所述外壳体内底部上端设置有与所述第一磁铁磁性连接起到防水作用的防水组件,所述外壳体外表面开设有散热透气孔,所述电路板左右两侧上端分别设置有驱动IC和FOG热压排线,所述底框内侧开设有密封槽,所述密封槽内安装有用于加强所述显示屏模组和底框间密封性的密封圈。
使用本技术方案的圆形屏时,将防水组件放入外壳体内,在凹槽内的第一磁铁作用下,确保防水组件位置的稳固,然后将底框放入外壳体内侧的限位环上并固定,然后将电路板装入底框内,并将驱动IC和FOG热压排线安装在所述电路板上端合适的位置,然后将显示屏模组与驱动IC和FOG热压排线连接,并将显示屏模组装入底框内,显示屏模组外侧的卡块与底框卡合连接,确保显示屏模组和底框间的稳固性,同时在密封槽内密封圈的作用下,加强显示屏模组和底框间的密封性,显示屏模组工作时产生的热量通过散热透气孔向外发散,当水从散热透气孔进入外壳体内时,防水组件对水体进行吸附,避免腐蚀电子元件。
优选地,所述显示屏模组包括背光导光屏、安装在所述背光导光屏上端的液晶触控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纳晶云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纳晶云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45381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试验叶片及航空发动机机匣包容试验设备
- 下一篇:车花片镶嵌座及珠宝首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