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棒料上下料装置及含有此上下料装置的自动化车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220451904.6 | 申请日: | 2022-03-02 |
公开(公告)号: | CN216881735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05 |
发明(设计)人: | 郑达明;潘晨威;王米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正裕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B13/00 | 分类号: | B23B13/00;B23Q1/25;B23B5/08 |
代理公司: | 杭州裕阳联合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3289 | 代理人: | 葛婷婕 |
地址: | 317600 浙江省台***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上下 装置 含有 自动化 车削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棒料上下料装置及含有此上下料装置的自动化车削装置,涉及机械加工技术领域,包括支架,所述支架固接有上料架、下料架和升降气缸,所述上料架位于所述下料架的上方,所述下料架延伸设置有下料口,所述上料架和所述下料架均为倾斜结构且倾斜的方向相反,所述升降气缸连接有与所述上料架配合的升降台,所述升降台位于所述上料架的斜面的底部一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减少了工人劳动强度小,大大提升了生产效率;更进一步地,设置了机械手臂和相对的数控车床,实现自动化上下料,并且机械手臂控制上下料,动作行程精确,装夹上料到位,进一步地提高了生产质量和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棒料上下料装置及含有此上下料装置的自动化车削装置。
背景技术
在机械加工行业中,尤其是钢管加工生产行业,数控车床应用广泛。常用的装夹上下料方式还是使用弹性夹头,人工装夹钢管。由于人工装夹有时不够精确,装夹不到位,工人劳动强度较大,工人疲劳后生产效率降低,数控车床加工后会出现加工尺寸不统一,以及加工效率不高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1、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的人工上下料工人劳动强度较大、生产效率较低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棒料上下料装置及含有此上下料装置的自动化车削装置,它实大大减小了工人劳动强度,提升了生产效率。
2、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棒料上下料装置,包括支架,所述支架固接有上料架、下料架和升降气缸,所述上料架位于所述下料架的上方,所述下料架延伸设置有下料口,所述上料架和所述下料架均为倾斜结构且倾斜的方向相反,所述升降气缸连接有与所述上料架配合的升降台,所述升降台位于所述上料架的斜面的底部一端。
作为可选,所述升降台与所述升降气缸的活塞杆连接,所述升降台在所述升降气缸的行程起点与所述上料架的底部相接。
作为可选,所述支架固接有上料台,所述上料台位于所述升降台的旁侧并与所述升降台滑动靠接。
作为可选,所述升降台的顶部设有斜面,所述升降台的顶部与所述上料台的侧面形成用于定位棒料的夹角结构。
作为可选,所述上料架的底面设有平行于上料架长度方向的筋条。
作为可选,所述升降台下部延伸有挡板,所述挡板与所述上料架的端部滑动靠接。
作为可选,所述支架的平行柱形成与所述挡板配合的滑道。
一种含有所述的上下料装置的自动化车削装置,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数控车床和第二数控车床,所述第一数控车床和所述第二数控车床之间设有机械手臂,所述上下料装置位于所述机械手臂旁,所述上下料装置的所述升降台和所述下料口朝向所述机械手臂。
3、有益效果
采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设置了具有相反方向的倾斜的上料架和下料架,棒料可以自动滚动,以及设置了自动调整棒料高度的升降台,减少了工人劳动强度小,大大提升了生产效率;更进一步地,设置了机械手臂和相对的数控车床,实现自动化上下料,并且机械手臂控制上下料,动作行程精确,装夹上料到位,进一步地提高了生产质量和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的棒料上下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的棒料上下料装置的主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的棒料上下料装置的升降台位置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正裕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正裕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45190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