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注塑模具的脱模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2220451125.6 | 申请日: | 2022-03-02 |
公开(公告)号: | CN217597709U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18 |
发明(设计)人: | 王志斌;郭荣灼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誉鑫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33 | 分类号: | B29C45/33;B29C45/44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尚标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822 | 代理人: | 钟建星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注塑 模具 脱模 机构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注塑模具的脱模机构,包括模仁和脱模机构,所述的模仁底部设有模仁镶件,上方设有导向块;所述的脱模机构包括脱模组件和脱扣组件,所述的脱模组件设有可上下移动的大铲机,大铲机前后两侧分别设有大行位,左右两侧分别设有斜顶,所述的斜顶、大行位贴合大铲机使脱模组件底部形成所需生产产品的成型结构,该成型结构凸出于模仁镶件上设有与之匹配的槽孔;所述的脱扣组件设于脱模组件的前侧,脱模组件包括可上下移动的小铲机、以及设于小铲机左右两侧的内行位;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脱扣组件脱扣后通过大铲机和斜顶移动实现脱模,脱模流畅度高,稳定性强,内行位脱模能避免生产过程中撞模问题,保证量产稳定。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注塑模具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是一种注塑模具的脱模机构。
背景技术
工业生产中广泛使用到模具,模具是用以注塑、吹塑、挤出、压铸或锻压成形、冶炼、冲压等方法得到所需产品的各种模子和工具,注塑模具往往用于生产诸如手机外壳、耳机外壳、耳机充电盒外壳等塑胶制品,注塑模具是将受热融化的材料由高压射入模腔,经过冷却固化后,得到成形品;由于目前塑料制品的结构越来越复杂,生产此类产品的模具中常常需要用到脱模机构,常见的脱模方式有倒扣脱模、斜顶脱模、螺纹脱模等,随着产品结构越来越复杂,现有的脱模机构脱模时容易被卡扣卡住,强行脱模则容易对产品造成损坏,目前大多注塑模具中的脱模机构在设计上存在一些不足之处,这些脱模机构使得模具动作不顺畅,往往还有定位精度不好、生产效率低、维修成本高等缺点,无法满足生产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注塑模具的脱模机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注塑模具的脱模机构,包括模仁和脱模机构,所述的模仁底部设有模仁镶件,上方设有导向块;所述的脱模机构包括脱模组件和脱扣组件,所述的脱模组件设有可上下移动的大铲机,大铲机前后两侧分别设有大行位,左右两侧分别设有斜顶,所述的斜顶、大行位贴合大铲机使脱模组件底部形成所需生产产品的成型结构,该成型结构凸出于模仁镶件上设有与之匹配的槽孔;所述的脱扣组件设于脱模组件的前侧,脱模组件包括可上下移动的小铲机、以及设于小铲机左右两侧的内行位。
优选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小铲机两侧的内行位为对称结构,顶部设有可上下移动的导向柱固定块。
优选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内行位内设有斜导柱,斜导柱通过内行位设有的与之大小匹配并呈斜向结构的导柱槽嵌入内行位中,斜导柱上方与导向柱固定块连接。
优选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小铲机两侧下方为向内倾的斜面结构,内行位面向小铲机的一侧同为倾斜面结构并贴合小铲机;小铲机两侧的内行位底部共同扣合对应位置的大行位。
优选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内行位远离小铲机的一侧内部嵌入有弹簧,弹簧外侧与模仁接触。
优选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大铲机底部设有至少两个连通至顶部的排气槽,排气槽中设有排气片。
优选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的斜顶嵌入导向块上的斜向槽体内并向上凸出。
优选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的斜顶顶部连接有可上下移动的斜顶座。
经由上述的技术方案可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脱扣组件脱扣后通过大铲机和斜顶移动实现脱模,脱模流畅度高,稳定性强;并且由于倒扣在大行位下面,相比做斜顶出模,不会出现大行位退位不到位时容易顶出撞模,内行位脱模能避免生产过程中撞模问题,保证量产稳定。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誉鑫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誉鑫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45112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一体式支撑架、模块化结构及清洁设备
- 下一篇:一种水泵储能组件及清洁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