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空中搜寻核放射源的探测器有效
申请号: | 202220450057.1 | 申请日: | 2022-03-03 |
公开(公告)号: | CN217112739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02 |
发明(设计)人: | 李岩;李钢;杨斌;赵弘韬;闫海霞;杨大战;周冬亮;苗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黑龙江省原子能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1T7/00 | 分类号: | G01T7/00;G01S19/14;B64C39/02;B64D47/00;G05D1/10 |
代理公司: | 北京慕达星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5 | 代理人: | 符继超 |
地址: | 150040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空中 搜寻 放射源 探测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空中搜寻核放射源的探测器,该探测器固定在无人机上,包括:探测器壳体,其外周壁上按照东、南、西、北、东北、东南、西北、西南八个方向各安装有一个放射源检测探头a,且探测器壳体底端面中部安装有一个朝向地面垂直方向的放射源检测探头b,探测器壳体上安装有无线数传模块和GPS定位模块;两个探测器挂架,且其一端均与探测器壳体顶端面固定或铰接连接,另一端均与无人机连接;主控制板,其安装在探测器壳体内部。该探测器搭载在无人机上,并利用九个不同方位的探头进行核放射源全方位探测,不仅具有较强的机动性能,环境因素影响小,可远程操控、检测范围广,而且具有快速、精准搜寻核放射源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核应急辐射环境监测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空中搜寻核放射源的探测器。
背景技术
核安全是核技术应用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保障。而核应急监测则是保障核安全重要工作之一。特别是在核事故发生时,为了搜寻丢失放射源或排查辐射泄漏点,可通过辐射环境监测数据全面掌握事故现场的状况,并可为进一步开展核事故应急处置提供辅助决策支撑。
但传统的固定式或手持式放射性监测设备机动性较差,无法快速部署到一些关键且危险的区域,特别是一些如核反应堆或核电站等大型核设施的极为复杂的内部环境中,并且存在高辐射剂量区域,很难进行近距离监测。若是工作人员进入到这些区域内部开展监测工作,可能会受到较高剂量的辐射伤害;而地面辐射环境监测机器人多受限于地形及环境因素,不能保证到达所有指定的监测地点。而利用无人机进行空中辐射剂量探测则具有较强的机动性能,不受地面环境因素的影响,可实现远程遥控监测,监测覆盖的范围更广,同时可避免监测人员受到辐照伤害。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可挂载于无人机下方的空中搜寻核放射源的探测器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挂载于无人机下方的空中搜寻核放射源的探测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空中搜寻核放射源的探测器,该探测器固定在无人机上,包括:
探测器壳体,所述探测器壳体的外周壁上按照东、南、西、北、东北、东南、西北、西南八个方向各安装有一个放射源检测探头a,且所述探测器壳体底端面中部安装有一个朝向地面垂直方向的放射源检测探头b,所述探测器壳体上安装有无线数传模块和GPS定位模块,所述无线数传模块和所述GPS定位模块均与无人机上的电源模块电连接;
探测器挂架,所述探测器挂架为间隔布置的两个,且其一端均与所述探测器壳体顶端面固定或铰接连接,另一端均与所述无人机连接;
主控制板,所述主控制板安装在所述探测器壳体内部,且均与多个所述放射源检测探头a、所述放射源检测探头b、所述无线数传模块、所述GPS定位模块、所述电源模块以及无人机飞控系统电连接。
经由上述的技术方案可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公开提供了一种空中搜寻核放射源的探测器,该探测器采用东、南、西、北、东北、东南、西北、西南八个方向的放射源检测探头a和一个朝向地面垂直方向的放射源检测探头b对核放射源进行全方位探测,并通过各个探头剂量变化情况来检测放射源方位,具体的,主控制板根据各个探头的探测信息向无人机飞控系统发出自动调整行进方向的指令,无人机根据指令自动调整行进方向,当探测到某区域存在放射源后,主控制板向无人机飞控系统发出悬停和下降指令,无人机悬停并下降,当放射源检测探头b探测的辐射剂量值逐渐增大,且八个方向放射源检测探头a探测的辐射剂量呈现相同的数据变化趋势,则无人机悬停对应的正下方的位置即最终目标放射源的位置。因此,该探测器搭载在无人机上,并利用八个放射源检测探头a和一个放射源检测探头b进行核放射源全方位探测,不仅具有较强的机动性能,不受地面环境因素的影响,可实现远程遥控监测,监测覆盖的范围更广,同时可避免监测人员受到辐照伤害,而且具有快速、精准搜寻核放射源的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黑龙江省原子能研究院,未经黑龙江省原子能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45005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动送垫片铆钉机
- 下一篇:一种高压空压机球头连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