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装配式振动台试验保护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220444295.1 | 申请日: | 2022-03-01 |
公开(公告)号: | CN217211335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16 |
发明(设计)人: | 韦旺;邵长江;戴晓春;漆启明;黄辉;催皓蒙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M7/06 | 分类号: | G01M7/06 |
代理公司: | 北京正华智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870 | 代理人: | 吕春艳 |
地址: | 610031***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装配式 振动 试验 保护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装配式振动台试验保护装置,属于振动试验安全保护技术领域。包括底座、立柱、加固横梁和防护横梁;底座固定设置在振动台周围的地面上,立柱的底端与底座连接,加固横梁与立柱连接且形成长方形;防护横梁包括纵向防护横梁和横向防护横梁,纵向防护横梁与加固横梁连接,横向防护横梁与纵向防护横梁连接,纵向防护横梁和横向防护横梁搭设成井字结构;立柱由若干个立柱单元竖向连接而成,相邻两个立柱单元采用加固件连接。纵向防护横梁和横向防护横梁搭设成井字结构,调节井字中心的大小,在保证不影响试验的情况下,防护横梁更靠近实验对象,更好的保护设备和人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振动试验安全保护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装配式振动台试验保护装置。
背景技术
振动台试验是地震工程研究中的一种重要试验技术。它在进行大比例或足尺结构模型的弹塑性地震反应破坏模拟试验时,为保证试验过程中人员及仪器设备安全,往往需要进行安全保护装置设计。在振动台试验中可能出现很多种不利情况,如结构倒塌、配重块坠落、碎石扬尘落入振动电机等。保护装置需要具有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从而抵抗试验结构倒塌的撞击力。并且每次振动台试验的实验对象的尺寸都会有所不同,若根据实验对象定制保护装置会极大的提高成本,在管理运输时都不方便。
本实用新型对于背景技术的描述属于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相关技术,仅仅是用于说明和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内容,不应理解为申请人明确认为或推定申请人认为是本实用新型在首次提出申请的申请日的现有技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装配式振动台试验保护装置,以解决现有保护装置无法根据实验对象进行调节,不方便对其管理运输拼装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装配式振动台试验保护装置,包括:底座、立柱和加固横梁;上述立柱的底端与底座连接,立柱由若干个立柱单元竖向连接而成,将整个装置分为多层,每一根立柱相邻的两个立柱单元采用加固件连接;每一层相邻的立柱单元通过上述加固横梁连接,使整个装置呈多层框架结构。保护装置由底座、立柱和加固横梁拼装构成,立柱通过若干个立柱单元拼接而成,方便拼装的同时能够通过改变立柱单元的数量调节立柱的高度去适应实验对象的高度,保护人员和设备的安全。整个保护装置采用拼装的方式,各个拼装部件的尺寸得到控制,从而方便对其进行运输管理拼装。
进一步的,上述加固件为十字钢柱,十字钢柱的两端分别与相邻两个立柱单元连接。在振动台工作以及防护横梁去阻挡倒塌的实验对象时,加固件会受到强大的剪切力和弯曲张力,十字钢柱的结构具有更好的抗剪切力性能,保证了立柱单元之间的连接强度。
进一步的,每一层所述加固横梁与所述同层的立柱单元的上端连接。
进一步的,每一层上述加固横梁上均设置有防护横梁;上述防护横梁包括纵向防护横梁和横向防护横梁,上述纵向防护横梁搭接在加固横梁的上方,上述横向防护横梁搭接在纵向防护横梁的上方,纵向防护横梁和横向防护横梁搭设成井字结构。通过调节纵向防护横梁和横向防护横梁的位置,从而调节“井”字中心的大小,确保防护横梁在不影响实验效果的情况下能够阻挡实验对象的倒塌。
进一步的,上述加固横梁与立柱单元之间、纵向防护横梁与加固横梁之间以及横向防护横梁与纵向防护横梁之间均采用抗剪力连接结构连接;上述抗剪力连接结构包括安装孔、抗剪力筒和螺栓;上述安装孔开设在加固横梁与立柱单元之间、纵向防护横梁与加固横梁之间以及横向防护横梁与纵向防护横梁之间的连接处,上述抗剪力筒套设在螺栓上,螺栓穿过安装孔将两个连接件进行连接。传统安装方式仅仅通过螺栓将两个连接件连接,在振动台工作以及防护横梁阻挡倒塌的试验对象时,相邻两个连接件会发生位移,螺栓会承受强烈的剪切力而发生断裂,无法保证人员和设备的安全。而本保护装置使用的抗剪切力筒能够分担螺栓受到的剪切力,使得本保护装置在阻挡倒塌的实验对象时螺栓不会发生损坏,使两个连接件能够继续保持连接,确保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交通大学,未经西南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44429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