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薄壁轴承内圈车削用夹具有效
申请号: | 202220414383.7 | 申请日: | 2022-02-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7018668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2 |
发明(设计)人: | 宋友林;杨建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和县军达轴承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B31/40 | 分类号: | B23B31/40 |
代理公司: | 丽水布锐芝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435 | 代理人: | 潘增军 |
地址: | 3236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薄壁 轴承 内圈 车削 夹具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薄壁轴承内圈车削用夹具,包括夹具主体,夹具主体一端为固定端,夹具主体另一端为一中空筒体,中空筒体上阵列有多条槽体,各槽体上伸缩连接有一支撑片,各支撑片的内端端部为一斜面,各支撑片的内端穿入中空筒体内并通过一弹性套相连接,一外周阵列有滑槽的圆锥状顶杆由固定端插入中空筒体内,各支撑片的内端端部抵接在对应的滑槽上,固定端的后方还设有一驱动顶杆进行伸缩的驱动机构,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内圈的套置和取下均非常方便,且仍可保持较佳的夹持和支撑效果,可使内圈一次车削成型,加工效率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薄壁轴承内圈车削用夹具。
背景技术
要实现薄壁轴承的内圈由磨削加工改车削加工,首先要解决的是内圈加工过程中的夹具问题;为保证对内圈的夹持和支撑,现有技术一般是在卡盘中部固定一与内圈内径相一致的高精度圆柱,然后将内圈套置于圆柱上,卡盘上的卡爪收拢对内圈进行夹持;
这种结构的夹具存在下述不足:对圆柱的精度要求高,否则无法对内圈提供有效的支撑,且内圈的套置、车削后内圈的取下困难;内圈一端加工完毕后,还需取下对内圈的另一端进行加工,加工效率低;整个夹具的结构复杂,制造成本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薄壁轴承内圈车削用夹具。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薄壁轴承内圈车削用夹具,包括夹具主体,所述夹具主体一端为固定端,所述夹具主体另一端为一中空筒体,所述固定端上具有一通孔,所述通孔与中空筒体内部相贯通,所述中空筒体上阵列有多条槽体,各所述槽体贯通中空筒体内部,各所述槽体上伸缩连接有一支撑片,各所述支撑片的内端端部为一斜面,各所述支撑片的内端穿入中空筒体内并通过一弹性套相连接,一圆锥状的顶杆由固定端插入中空筒体内,所述顶杆的外周具有与各所述支撑片相对应的滑槽,各所述支撑片的内端端部抵接在对应的滑槽上,所述固定端的后方还设有一驱动顶杆进行伸缩的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与顶杆相连接。
具体的,所述通孔的内径和中空筒体的内径相一致。
可选的,所述驱动机构为气缸、液压缸或丝杆机构中的一种。
优选的,所述支撑片有六片。
进一步的,各所述支撑片的外端还固定有一阻尼片。
具体的,各所述支撑片的内端上具有一连接槽,所述弹性套穿过各支撑片的连接槽对各支撑片进行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中空筒体远离固定端的一端上还具有一收缩端,所述收缩端的内径与中空筒体内部的内径相一致,各所述槽体贯通收缩端的端部,所述收缩端上还具有外螺纹,一限位套螺接在收缩端上。
具体的,所述支撑片的各端角为弧形过渡角,所述支撑片的外端和内端均为弧形端。
进一步的,各所述支撑片的外端还各具有一弧形的顶片,当各所述支撑片处于伸出状态下时,各所述顶片组成一与被加工内圈的内径相对应的圆。
进一步的,各所述顶片和支撑片的连接处为加厚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由于通过支撑片的伸缩实现对内圈的夹持和支撑,内圈的套置和取下均非常方便,且仍可保持较佳的夹持和支撑效果;由于并不是从内圈外部进行夹持,可一次车削成型,无需分两次加工,加工效率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横向的剖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支撑片收缩状态下纵向的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支撑片伸出状态下纵向的剖视图;
图5是另一实施例中支撑片收缩状态下纵向的剖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和县军达轴承有限公司,未经云和县军达轴承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41438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智慧城市道路的垃圾箱
- 下一篇:用于电解液生产工艺的混合搅拌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