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内窥镜转轮驱动机构及内窥镜辅助操作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220413300.2 | 申请日: | 2022-02-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7162063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12 |
发明(设计)人: | 文雅娜;余德平;刘苓;岳旭峰;贺甜;张斌;吕薇;王项辉;仇宇悦;孙喆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B1/00 | 分类号: | A61B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创博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36 | 代理人: | 高伟 |
地址: | 610065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内窥镜 转轮 驱动 机构 辅助 操作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内窥镜转轮驱动机构及内窥镜辅助操作装置,前者包括分别用于驱动内窥镜两个转轮转动的第一转轮驱动组件、第二转轮驱动组件,且第一转轮驱动组件和第二转轮驱动组件中各自包含的第一控制部和第二控制部同轴设置,后者的辅助操作装置包括内窥镜转轮驱动机构、按钮驱动组件、进给驱动组件以及控制系统;控制系统用于控制各组件动作以及各组件动作反馈接收。本申请所提供的辅助操作装置具备良好的安全性能,能够在控制端实现对先端部的精准控制,可替代传统的医生操作方式,极大降低医生的劳动强度,并可帮助医生实时监测先端部在人体内的姿态和位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内窥镜转轮驱动机构及内窥镜辅助操作装置。
背景技术
医用内窥镜,是一种侵入式检查工具,是医疗领域的常规诊疗手段,其能通过人体的腔道或者手术切口进入人体内,由医生对人体内的预检查部位进行观察或者进一步治疗。传统的医用内窥镜通常由操作医生手动控制操作手柄的转轮或按钮对内窥镜的检查角度、进给深度以及注气、吸水等功能进行控制,且内窥镜检查往往需要较长时间,因此传统的检查方式对操作医生的要求较高,医生使用单手同时控制两个转轮和两个按钮会导致医生的手部酸楚,长时间操作会引起医生的疲劳,一方面会对医生的手部健康造成影响,另一方面,因为医生的疲惫会使该项检查可能因人为因素的影响而无法确保检查的全面和精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内窥镜转轮驱动机构以及内窥镜辅助操作装置,能够改善传统的内窥镜操作方式,极大的降低医生的劳动强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内窥镜转轮驱动机构,包括第一转轮驱动组件和第二转轮驱动组件,所述第一转轮驱动组件包括第一驱动部和第一控制部,所述第一控制部套设至内窥镜的转轮之一,用于驱动所述内窥镜的转轮之一转动;所述第二转轮驱动组件包括第二驱动部和第二控制部,所述第二控制部套设至内窥镜的另一转轮,用于驱动所述内窥镜的另一转轮转动;所述第二控制部套设于所述第一控制部外部并与所述第一控制部同轴设置。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一控制部和所述第二控制部分别包括第一旋转轴和第二旋转轴,所述第二旋转轴为空心轴,所述第二旋转轴套设于所述第一旋转轴外部并与所述第一旋转轴同轴设置。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一控制部包括第一控制体,所述第一控制体具有与所述内窥镜的转轮之一形状相卡合的第一卡合部,所述第一控制体通过所述第一卡合部带动所述内窥镜的转轮之一转动;所述第二控制部包括第二控制体,所述第二控制体具有与所述内窥镜的另一转轮形状相卡合的第二卡合部,所述第二控制体通过所述第二卡合部带动所述内窥镜的另一转轮转动。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一驱动部和所述第二驱动部上均设置有扭矩限制器。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内窥镜辅助操作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上任一方案所述内窥镜转轮驱动机构,此外,还包括按钮驱动组件,所述按钮驱动组件包括分别连接至所述内窥镜的两个按钮的第三驱动部和第四驱动部,用于分别控制所述两个按钮的按压。
作为内窥镜辅助操作装置的优选方案,该装置还包括进给驱动组件,所述进给驱动组件包括第五驱动部以及连接至第五驱动部的第五控制部,所述第五控制部包括主动轮和设置于所述主动轮相对侧的从动轮,所述主动轮连接至所述第五驱动部,所述主动轮和从动轮均可转动,用于为所述内窥镜的进退镜提供动力。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五控制部还包括调节壳体,所述从动轮的上下两端分别通过轴承连接至所述调节壳体,所述调节壳体在远离主动轮的一侧连接有弹性部件,所述弹性部件用于为从动轮提供压紧力。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调节壳体可向靠近或远离主动轮的方向往复运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大学,未经四川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41330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