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Y型双面接触AC弹片连接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220409023.8 | 申请日: | 2022-02-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6773601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17 |
发明(设计)人: | 魏忠;石勇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迈思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415 | 分类号: | H01R13/415;H01R4/06;H01R4/18;H01R4/02;H01R13/08;H01R13/516;H01R12/55 |
代理公司: | 北京盛凡佳华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947 | 代理人: | 张晓东 |
地址: | 523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双面 接触 ac 弹片 连接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Y型双面接触AC弹片连接结构,包括适配器外壳、电源插脚、Y型AC弹片、接触片、PCB电路板,适配器外壳下端面设有电源插脚,电源插脚注塑在适配器外壳上,电源插脚在适配器外壳内露出,适配器外壳内设有PCB电路板,适配器外壳侧面内表面上设有限位筋位,限位筋位内卡接有Y型AC弹片,Y型AC弹片下端与电源插脚上端连接,Y型AC弹片下端通过铆接、冲压中的一种固定在电源插脚上,Y型AC弹片通过接触片与PCB电路板连接,接触片呈L型,接触片一端与Y型AC弹片卡接,另一端通过波峰焊固定在PCB电路板上。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没有焊锡工艺、产品质量有保障、生产效率高、无安全隐患。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适配器弹片结构技术领域,具体是指Y型双面接触AC弹片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业界目前常用的结构如图1和图2两种形式,
图1的具体做法是:AC插脚是注塑到外壳上面,弹片是铆接/冲压到AC插脚上,弹片的圆弧处于PCB接触,PCB在与弹片接触处有覆铜并过波峰焊,如此形成导通,该结构好处是没有焊锡工艺波峰焊不在此列,但是也会有两个弊端:
1、弹片圆弧与PCB接触属于单面接触,只有一个面接触的情况下,绝缘阻抗较大,存在瞬间电流大的及有要求6KV雷击要求时,出现接触点打火的品质隐患。
2、PCB与弹片接触处的覆铜过波峰焊时,无法保证焊锡后锡面的绝对平整,锡面的不平整则会影响与弹片的接触,接触不好则会有打火隐患。
图2的具体做法是:AC插脚是注塑到外壳上面,弹片是铆接/冲压到AC插脚上,接触片插件平贴于PCB过波峰焊,然后将弹片与接触片进行焊锡,该结构相对于方案A好处是因为弹片与接触片是焊锡工艺,所以解决了绝缘阻抗大的问题,没有了打火的品质隐患,也没有图1所示方案的锡面不平整问题,但是该结构也有两个弊端:
1、该接触片无法自动化插件,需要人工插件。
2、由于接触片与弹片之间需要焊锡,焊锡时一定会有几率出现焊锡不良,比如虚焊、冷焊、漏焊以及锡珠掉入机壳内的隐患,焊锡导致的不良业界没有办法杜绝。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没有焊锡工艺、产品质量有保障、生产效率高、无安全隐患的Y型双面接触AC弹片连接结构。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Y型双面接触AC弹片连接结构,包括适配器外壳、电源插脚、Y型AC弹片、接触片、PCB电路板,所述适配器外壳下端面设有电源插脚,所述电源插脚注塑在适配器外壳上,所述电源插脚在适配器外壳内露出,所述适配器外壳内设有PCB电路板,所述适配器外壳侧面内表面上设有限位筋位,所述限位筋位内卡接有Y型AC弹片,所述Y型AC弹片下端与电源插脚上端连接,所述Y型AC弹片下端通过铆接、冲压中的一种固定在电源插脚上,所述Y型AC弹片通过接触片与PCB电路板连接,所述接触片呈L型,所述接触片一端与Y型AC弹片卡接,另一端通过波峰焊固定在PCB电路板上。
作为改进,所述适配器外壳内表面上设有支撑筋位,所述支撑筋位上端与PCB电路板下端面贴合。
作为改进,所述支撑筋位位于适配器外壳侧面与底面的连接处。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电源插脚注塑到适配器外壳上,Y型AC弹片通过铆接、冲压中的一种固定在电源插脚上,Y型AC弹片与接触片接触的部分改为Y型,接触片则做成L型立式,不再平贴PCB电路板,接触片自动化插入PCB电路板后通过波峰焊固定,再将接触片插入Y型AC弹片内,接触片与Y型AC弹片实现了双面接触导通;没有焊锡工艺,杜绝了因为焊锡导致的虚焊、冷焊、漏焊以及锡珠掉入机壳内等等的隐患;接触片不在平贴PCB电路板,并做成了立式L型,该结构可以自动化生产,品质及效率得到了提升;Y型AC弹片由于是双面与接触片接触,绝缘阻抗变小,解决了瞬间电流大的及有要求6KV雷击要求时出现接触点打火的品质隐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迈思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迈思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40902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