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运用全管路无死腔技术的循环管道有效
申请号: | 202220407821.7 | 申请日: | 2022-02-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6766086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17 |
发明(设计)人: | 向龙;冯泽;丁小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龙新净水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3B7/07 | 分类号: | E03B7/07;E03B7/09;E03B11/00;C02F9/08 |
代理公司: | 安徽思沃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220 | 代理人: | 赵瑜 |
地址: | 410199 湖南省长沙市中国(湖南)自由贸易试验区***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运用 管路 无死腔 技术 循环 管道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运用全管路无死腔技术的循环管道,涉及全管路无死腔工艺技术领域,包括第一无菌水箱、高压泵、反渗透膜组、第二无菌水箱、过流式紫外线杀菌器、U型三通和臭氧发生器,所述反渗透膜组的一端与高压泵的一端固定连通。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二无菌水箱内的水再通过过流式紫外线杀菌器进行抑菌杀菌,并且从变频恒压供水泵进入小循环组件,最后从U型三通进入用水点后通过臭氧发生器最终回到第二无菌水箱二次利用,该管道采用无死腔反渗透膜壳,使膜与膜壳紧密贴合,避免死腔形成,通过减少焊接点死腔,采用光滑的内壁防止生物膜形成,U型管的设计使水流形成完整回路,且保持抑菌流速有效控制生物污染,保障纯水水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全管路无死腔工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运用全管路无死腔技术的循环管道。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的供水系统,用于直接连接用水点的支管均采用单根管道实现,导致终端的用水点存在盲端死水,既用水点的支管处在未用水时,管道内的水是静止不流动的,故这部分管道中容易形成生物膜,生物膜既附着于有生命或无生命物体表面被细菌胞外大分子包裹的有组织的细菌群体,可以理解为生物污染的一种形式,这种生物膜对水质会造成很严重的负面影响,一些医疗上的用水,一旦受到生物膜的影响,会直接影响到患者生命安全。
为了解决目前供水系统终端用水点的管道中容易滋生生物膜导致水污染的技术问题,现有技术提供了一种输送管道无死腔洁净系统,采用循环管路供水、双向供水、循环消毒、正逆清洗的技术,消除输水管道的死腔,防止管道产生二次污染,然而现有技术成本较高,单管部分无法形成水循环,存在清洗区域死腔,故会导致管道内产生微生物,进而提出一种运用全管路无死腔技术的循环管道。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现有技术成本较高,单管部分无法形成水循环,存在清洗区域死腔,故会导致管道内产生微生物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运用全管路无死腔技术的循环管道。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运用全管路无死腔技术的循环管道,包括第一无菌水箱、高压泵、反渗透膜组、第二无菌水箱、过流式紫外线杀菌器、U型三通和臭氧发生器,所述反渗透膜组的一端与高压泵的一端固定连通,所述反渗透膜组的另一端与第二无菌水箱的顶部固定连通,所述U型三通的一端固定连通有小循环组件,所述U型三通的另一端与臭氧发生器的一端固定连通,所述臭氧发生器的一端与第二无菌水箱的顶部一端固定连通,所述U型三通包括压差管、连接软管和U型管,所述U型管的两端与连接软管的一端固定连通,所述压差管的顶部固定连通有入水管,所述压差管的底部固定连通有出水管。
优选的,所述压差管的一侧顶部设置有进水分流口,所述压差管的一侧底部设置有出水分流口,所述进水分流口的一侧与连接软管的一端固定连通,所述出水分流口的一侧与连接软管的一端固定连通。
优选的,所述反渗透膜组包括竖式膜壳和快开式抱箍,所述竖式膜壳的前侧开设有浓水口,所述竖式膜壳的顶部设置有产水口。
优选的,所述竖式膜壳的顶部一侧开设有入水口,所述竖式膜壳的顶部与快开式抱箍的底部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无菌水箱的顶部设置有进水口,所述第一无菌水箱的底部一侧与高压泵的一端固定连通,所述反渗透膜组的一侧设置有浓水排放。
优选的,所述过流式紫外线杀菌器的一端与第二无菌水箱的一端固定连通,所述过流式紫外线杀菌器的另一端与变频恒压供水泵的一端固定连通,所述U型三通的一端设置有用水点。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龙新净水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湖南龙新净水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40782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变热源的暖风器系统
- 下一篇:一种电压转换电路模块、PCB板、服务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