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运用全管路无死腔技术的循环管道有效
申请号: | 202220407821.7 | 申请日: | 2022-02-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6766086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17 |
发明(设计)人: | 向龙;冯泽;丁小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龙新净水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3B7/07 | 分类号: | E03B7/07;E03B7/09;E03B11/00;C02F9/08 |
代理公司: | 安徽思沃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220 | 代理人: | 赵瑜 |
地址: | 410199 湖南省长沙市中国(湖南)自由贸易试验区***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运用 管路 无死腔 技术 循环 管道 | ||
1.一种运用全管路无死腔技术的循环管道,包括第一无菌水箱(2)、高压泵(3)、反渗透膜组(4)、第二无菌水箱(6)、过流式紫外线杀菌器(7)、U型三通(10)和臭氧发生器(12),其特征在于:所述反渗透膜组(4)的一端与高压泵(3)的一端固定连通,所述反渗透膜组(4)的另一端与第二无菌水箱(6)的顶部固定连通,所述U型三通(10)的一端固定连通有小循环组件(9),所述U型三通(10)的另一端与臭氧发生器(12)的一端固定连通,所述臭氧发生器(12)的一端与第二无菌水箱(6)的顶部一端固定连通,所述U型三通(10)包括压差管(101)、连接软管(106)和U型管(107),所述U型管(107)的两端与连接软管(106)的一端固定连通,所述压差管(101)的顶部固定连通有入水管(102),所述压差管(101)的底部固定连通有出水管(10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运用全管路无死腔技术的循环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差管(101)的一侧顶部设置有进水分流口(104),所述压差管(101)的一侧底部设置有出水分流口(105),所述进水分流口(104)的一侧与连接软管(106)的一端固定连通,所述出水分流口(105)的一侧与连接软管(106)的一端固定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运用全管路无死腔技术的循环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反渗透膜组(4)包括竖式膜壳(44)和快开式抱箍(45),所述竖式膜壳(44)的前侧开设有浓水口(43),所述竖式膜壳(44)的顶部设置有产水口(4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运用全管路无死腔技术的循环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竖式膜壳(44)的顶部一侧开设有入水口(42),所述竖式膜壳(44)的顶部与快开式抱箍(45)的底部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运用全管路无死腔技术的循环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无菌水箱(2)的顶部设置有进水口(1),所述第一无菌水箱(2)的底部一侧与高压泵(3)的一端固定连通,所述反渗透膜组(4)的一侧设置有浓水排放(5)。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运用全管路无死腔技术的循环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流式紫外线杀菌器(7)的一端与第二无菌水箱(6)的一端固定连通,所述过流式紫外线杀菌器(7)的另一端与变频恒压供水泵(8)的一端固定连通,所述U型三通(10)的一端设置有用水点(1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龙新净水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湖南龙新净水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407821.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变热源的暖风器系统
- 下一篇:一种电压转换电路模块、PCB板、服务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