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研究多层云雾环境对太阳辐射影响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220404090.0 | 申请日: | 2022-02-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7084699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9 |
发明(设计)人: | 许丽人;孙海洋;王胜国;安豪;马明;常昊天;张硕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61540部队 |
主分类号: | G01N21/84 | 分类号: | G01N21/84;G01N21/17;G01N21/25;G01N21/31;G01N21/47;G01N21/55;G01N21/01;G05D27/02;G05B19/05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马贵香 |
地址: | 710054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研究 多层 云雾 环境 太阳辐射 影响 装置 | ||
1.一种研究多层云雾环境对太阳辐射影响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云雾室(1)、下云雾室(2)、温度系统(3)、造雾系统(4)、太阳辐射系统、压力系统(9)、控制系统和数据监测系统;
所述控制系统分别通信连接所述温度系统(3)、造雾系统(4)、太阳辐射系统和压力系统(9)和数据监测系统,用于控制所述温度系统(3)、造雾系统(4)、太阳辐射系统和压力系统(9),并获取数据监测系统的数据;
所述上云雾室(1)和下云雾室(2)之间通过第二辐射通道(15)竖向连通;
所述上云雾室(1)和下云雾室(2)的壁面均为双层夹套结构,所述双层夹套结构与温度系统(3)相连通;
所述太阳辐射系统设置于上云雾室(1)的顶部,通过第一辐射通道(8)连接上云雾室(1);
所述造雾系统(4)分别连通所述上云雾室(1)和下云雾室(2);
所述数据监测系统设置于上云雾室(1)和下云雾室(2)内;
所述第一辐射通道(8)、第二辐射通道(15)、上云雾室(1)和下云雾室(2)分别与压力系统(9)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研究多层云雾环境对太阳辐射影响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层夹套结构内填充有载冷剂,所述温度系统(3)包括冷源和热源,所述双层夹套结构通过管路经过三通阀分别连接所述冷源和热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研究多层云雾环境对太阳辐射影响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太阳辐射系统包括准直光源(5),所述第一辐射通道(8)设置于所述准直光源(5)与上云雾室(1)之间,所述第一辐射通道(8)内设置有第一高透玻璃。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研究多层云雾环境对太阳辐射影响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准直光源(5)、第一辐射通道(8)、第二辐射通道(15)、上云雾室(1)的中心轴线和下云雾室(2)的中心轴线竖向处于同一轴度。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研究多层云雾环境对太阳辐射影响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准直光源(5)通过光源支架(6)固定在上云雾室(1)的上封头顶部中心。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研究多层云雾环境对太阳辐射影响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监测系统包括分别设置于上云雾室(1)和下云雾室(2)内的气象要素监测器(13)、温湿度传感器(11)、压力传感器(12)及光学监测器(14)。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研究多层云雾环境对太阳辐射影响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系统用于控制压力系统(9)、温度系统(3)、造雾系统(4)和太阳辐射系统启停与调节。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研究多层云雾环境对太阳辐射影响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云雾室(1)和下云雾室(2)外设置有保温层。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研究多层云雾环境对太阳辐射影响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造雾系统(4)包括纯水机组和造雾设备,造雾设备一端连接纯水机组,另一端分别连接上云雾室(1)和下云雾室(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61540部队,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61540部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404090.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儿童挖沙工具
- 下一篇:一种具有防震功能的电磁屏蔽机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