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具有收集功能的检验用蒸馏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220380309.8 | 申请日: | 2022-02-24 |
公开(公告)号: | CN216826270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28 |
发明(设计)人: | 王超;祝波;杨钊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市食品药品检验研究院(青岛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青岛市实验动物和动物实验中心) |
主分类号: | B01L3/16 | 分类号: | B01L3/16;B01L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000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收集 功能 检验 蒸馏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收集功能的检验用蒸馏装置,包括底板、立柱、固定架、蒸馏组件、防护组件、底座和集液瓶;本实用新型中,进液管通过管道与水源相连,出液管通过管道与废水处理系统相连,将待蒸馏液体加到蒸馏瓶内,在蒸馏瓶下方放置酒精灯,通过酒精灯对蒸馏瓶进行加热,使蒸馏瓶内的液体蒸发,产生的蒸汽通过蒸汽出管进入冷凝管,蒸汽在冷凝管内冷凝成液体,通过收集管将蒸馏产物输送到集液管内,达到对蒸馏产物收集的目的,提高蒸馏装置的功能性;防护组件的设置,匀热条在放置框的内侧均匀分布,酒精灯的火焰通过匀热条对蒸馏瓶进行加热,匀热条用于使蒸馏瓶的下端受热均匀,匀热条对蒸馏瓶起到防护作用,提高蒸馏装置的安全性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检验用蒸馏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收集功能的检验用蒸馏装置。
背景技术
蒸馏装置是检验科常用的检验设备,用于对产品进行提纯处理,但现有检验用蒸馏装置不便于对蒸馏产物进行收集,不利于蒸馏产物的集中处理,降低蒸馏装置的功能性,急需研制一种具有收集功能的检验用蒸馏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且便于市场推广与应用。
因此,发明一种具有收集功能的检验用蒸馏装置显得非常必要。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收集功能的检验用蒸馏装置,以解决上述提到的问题。一种具有收集功能的检验用蒸馏装置,包括底板、立柱、固定架、蒸馏组件、防护组件、底座和集液瓶,所述立柱安装在底板上方的一端;所述固定架的一端安装在立柱外侧的上方;所述蒸馏组件安装在固定架背离立柱的一端内侧;所述防护组件的一端安装在立柱的外侧,且防护组件的另一端位于蒸馏组件的下方;所述底座放置在底板上方背离立柱的一侧;所述集液瓶放置在底座的上方;
所述蒸馏组件包括蒸馏瓶、温度计、蒸汽出管、冷凝管、套管、进液管、出液管和收集管,所述蒸馏瓶的上端安装在固定架背离立柱的一端内侧;所述温度计安装在蒸馏瓶的上方,且温度计的下端位于蒸馏瓶的内部;所述蒸汽出管设置在蒸馏瓶背离立柱的一侧;所述冷凝管安装在蒸汽出管的末端;所述套管设置在冷凝管的外侧;所述进液管设置在套管下方背离立柱的一侧;所述出液管设置在套管上方靠近立柱的一侧;所述收集管安装在冷凝管的下端。
优选的,所述防护组件包括固定环、固定板、放置框和匀热条,所述固定环通过螺栓安装在立柱的外侧;所述固定板安装在固定环的外侧;所述放置框设置在固定板的末端,且放置框位于蒸馏瓶的下方;所述匀热条采用多个,且匀热条安装在放置框的内侧。
优选的,所述底板采用长方体结构;所述立柱采用方柱形结构;所述固定架用于对蒸馏瓶进行固定;所述底座采用长方体结构;所述集液瓶的上端与收集管的下端对齐,且集液瓶采用广口瓶,该集液瓶用于对蒸馏产物进行收集。
优选的,所述蒸汽出管与蒸馏瓶为一体式设置,且蒸汽出管与蒸馏瓶的内部相通,该蒸汽出管采用倾斜设置,其中蒸汽出管背离蒸馏瓶的一端向下倾斜;所述冷凝管与蒸汽出管的内部相通;所述套管的内壁与冷凝管的内壁贴合;所述进液管与套管为一体式设置,且进液管与套管的内部相通;所述出液管与套管为一体式设置,且出液管与套管的内部相通;所述收集管与冷凝管的内部相通。
优选的,所述固定环的尺寸与立柱的尺寸匹配;所述放置框与固定板为一体式设置,且放置框采用圆环形结构;所述匀热条的尺寸与放置框的尺寸匹配,且匀热条在放置框的内侧均匀分布,该匀热条用于使蒸馏瓶的下端受热均匀。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蒸馏组件和集液瓶的设置,使用时,进液管通过管道与水源相连,出液管通过管道与废水处理系统相连,将待蒸馏液体加到蒸馏瓶内,在蒸馏瓶下方放置酒精灯,通过酒精灯对蒸馏瓶进行加热,使蒸馏瓶内的液体蒸发,产生的蒸汽通过蒸汽出管进入冷凝管,蒸汽在冷凝管内冷凝成液体,通过收集管将蒸馏产物输送到集液管内,达到对蒸馏产物收集的目的,有利于蒸馏产物的集中处理,提高蒸馏装置的功能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市食品药品检验研究院(青岛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青岛市实验动物和动物实验中心),未经青岛市食品药品检验研究院(青岛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青岛市实验动物和动物实验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38030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