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超薄薄膜真空双面溅射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220366530.8 | 申请日: | 2022-02-23 |
| 公开(公告)号: | CN216786245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21 |
| 发明(设计)人: | 王振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振东 |
| 主分类号: | C23C14/34 | 分类号: | C23C14/34;C23C14/56;C23C14/54 |
| 代理公司: | 沈阳天之冠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21258 | 代理人: | 赵千慧 |
| 地址: | 110000 辽宁省沈***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超薄 薄膜 真空 双面 溅射 装置 | ||
一种超薄薄膜真空双面溅射装置,包括机体,所述机体的内腔右侧上下两部分别安装有放卷机和收卷机,所述机体的内腔中心处上下两部均安装有一组水冷却辊,每组每两个所述水冷却辊之间均设有张力控制单元,且最右侧水冷却辊与放卷机和收卷机之间设有张力控制单元,且张力控制单元安装于机体上,每个所述水冷却辊顶部两端均设有第一过渡辊。该超薄薄膜真空双面溅射装置,通过压力控制单元的压力控制器对薄膜的张力进行感应与控制,在张力辊的作用下,进行对不同类型的薄膜进行张力控制,保证薄膜行走时的紧致程度,达到了在保证薄膜张力紧致的情况下,薄膜不会受损,镀膜过程也能平稳运行的效果,就算面对超薄的薄膜也可以进行镀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薄膜加工技术领域,具体领域为一种超薄薄膜真空双面溅射装置。
背景技术
薄膜是一种薄而软的透明薄片。用塑料、胶粘剂、橡胶或其他材料制成。薄膜科学上的解释为:由原子,分子或离子沉积在基片表面形成的二维材料。例:光学薄膜、复合薄膜、超导薄膜、聚酯薄膜、尼龙薄膜、塑料薄膜等等。薄膜被广泛用于电子电器,机械,印刷等行业,薄膜材料是指厚度介于单原子到几毫米间的薄金属或有机物层。电子半导体功能器件和光学镀膜是薄膜技术的主要应用。在现在的薄膜加工过程中,需要对薄膜进行阴极溅射,以此使膜的密度高,厚度均匀,无气孔,与基底结合牢固,但是目前的设备使用的溅射阴极比较少,溅射的效率较低,若增加溅射阴极,薄膜的张力和同步性无法解决,且一次也只能溅射薄膜的一面,镀膜效率不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超薄薄膜真空双面溅射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超薄薄膜真空双面溅射装置,包括机体,所述机体的内腔右侧上下两部分别安装有放卷机和收卷机,所述机体的内腔中心处上下两部均安装有一组水冷却辊,且每组水冷却辊的数量为三个,每组每两个所述水冷却辊之间均设有张力控制单元,且最右侧水冷却辊与放卷机和收卷机之间设有张力控制单元,且张力控制单元安装于机体上,每个所述水冷却辊顶部两端均设有第一过渡辊,所述张力控制单元与放卷机和收卷机之间设有第三过渡辊,所述第一过渡辊和第三过渡辊均安装于机体上,且机体的内部左侧中心处安装有第二过渡辊,所述机体的上侧壁左侧安装有真空单元,所述机体的左侧壁固接有进气管,每个所述水冷却辊的底部均设有一组溅射阴极。
优选的,所述张力控制单元包括压力控制器和滑轨,且压力控制器和滑轨均有两个,分别固接于机体的前后两侧壁,所述压力控制器上固接有电机座,所述电机座上安装有直线电机,所述直线电机的输出端固接有轴承座,所述轴承座的内部固接有轴承,两个所述轴承之间安装有张力辊,所述轴承座靠近滑轨的一侧固接有滑块,所述滑块与滑轨滑动卡接。
优选的,所述真空单元包括真空泵,所述真空泵固接于机体上,所述真空泵的吸气端与机体相连通,所述真空泵的出气端固接有电磁阀的一个端面,所述电磁阀的另一个端面固接有导气管。
优选的,每组所述溅射阴极有三个,且三个溅射阴极形成半圆状将水冷却辊的底部进行包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一种超薄薄膜真空双面溅射装置,通过压力控制单元的压力控制器对薄膜的张力进行感应与控制,在张力辊的作用下,进行对不同类型的薄膜进行张力控制,超薄的薄膜不会被破坏,也有最大程度的张力,保证薄膜行走时的紧致程度,在多个溅射阴极的溅射下增加薄膜的密度,使厚度均匀,在第二过渡辊介入和上下分布的水冷却辊下,可以对薄膜的两面均可以进行阴极溅射。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超薄薄膜真空双面溅射装置,达到了在保证薄膜张力紧致的情况下,薄膜不会受损,镀膜过程也能平稳运行的效果,就算面对超薄的薄膜也可以进行镀膜,也具有可以一次对薄膜的两面进行溅射镀膜的好处,大大地提高了镀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振东,未经王振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36653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农药检测的便携式试剂盒
- 下一篇:智慧斑马线装置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