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分体式发动机油底壳有效
| 申请号: | 202220359436.X | 申请日: | 2022-02-22 |
| 公开(公告)号: | CN217002006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19 |
| 发明(设计)人: | 彭林林;吴忠;石旻磊;杨欣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帝华汽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01M11/00 | 分类号: | F01M11/00;F01M11/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奇智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40 | 代理人: | 王大刚 |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体式 发动 机油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分体式发动机油底壳,涉及发动机配套零部件技术领域,包括至少三个支撑脚,多个支撑脚均设置在油底壳的底部,支撑脚与油底壳一体成型,支撑脚最低端的高度低于油底壳中放油螺母的最低端高度;通过油底壳的底部上设置支撑脚,利用支撑脚直接与地面接触,承受与地面接触的较大应力和摩擦,并将承受的应力分散至油底壳上,提高油底壳受力刚度,避免在油底壳或发动机过程放置、转运等过程中放油螺母及放油螺塞与地面干涉,造成放油螺塞漏油或油底壳损坏的情况,达到保护油底壳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发动机配套零部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分体式发动机油底壳。
背景技术
发动机油底壳是封闭曲轴箱作为贮油槽的外壳,起到防止杂质进入,并收集和储存由发动机各摩擦表面流回的润滑油,散去部分热量,防止润滑油氧化等作用。由于发动机的曲轴曲拐和连杆大头在曲轴每旋转一周都会浸入油底壳的润滑油内一次,起到润滑作用,同时由于曲轴的高速运转,曲拐每次高速浸入油池内都会激起一定的油花和油雾,对曲轴和轴瓦进行润滑,称之为飞溅润滑。现有的油底壳存在的问题是在发动机实际安装及装配过程中由于放油螺母及放油螺塞处于发动机最低的位置,在油底壳或发动机过程放置、转运等过程中放油螺母及放油螺塞易于地面干涉并受较大应力,造成放油螺塞漏油或油底壳损坏。另外现有油底壳还存在自身强度及刚性较弱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设计了一种分体式发动机油底壳。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分体式发动机油底壳,包括至少三个支撑脚,多个支撑脚均设置在油底壳的底部,支撑脚与油底壳一体成型,支撑脚最低端的高度低于油底壳中放油螺母的最低端高度。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油底壳的底部上设置支撑脚,利用支撑脚直接与地面接触,承受与地面接触的较大应力和摩擦,并将承受的应力分散至油底壳上,提高油底壳受力刚度,避免在油底壳或发动机过程放置、转运等过程中放油螺母及放油螺塞与地面干涉,造成放油螺塞漏油或油底壳损坏的情况,达到保护油底壳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分体式发动机油底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分体式发动机油底壳中支撑脚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分体式发动机油底壳中回油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分体式发动机油底壳中放油螺母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相应的附图标记为:
1-支撑脚,2-壳体上件,3-接油盘,4-壳体中件,5-壳体下件,6-散热槽,7-加强筋,8-放油螺塞,9-回油管,10-油尺管,11-放油螺母,12-放油开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帝华汽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四川帝华汽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35943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注塑模具模内参数修正装置
- 下一篇:一种安装紧密的LED灯变焦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