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温度传感器有效
申请号: | 202220352605.7 | 申请日: | 2022-02-22 |
公开(公告)号: | CN216899325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05 |
发明(设计)人: | 禹仲和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邦钠尔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K7/22 | 分类号: | G01K7/22;G01K1/08 |
代理公司: | 佛山市正则青芒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807 | 代理人: | 温甲平 |
地址: | 528000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杏***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温度传感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温度传感器,包括:弯折成型的基线组件,包括热敏电阻、导线以及第一套管,导线的自由端伸出第一套管;绝缘护套,包覆于基线组件的弯折端外部;热缩管,设置为至少两层,套设于绝缘护套和基线组件外部,以使绝缘护套和热敏电阻位于热缩管的内侧,导线的自由端伸出热缩管;封装外壳,套设于热缩管外部。本实用新型的温度传感器结构简单,绝缘防护效果好,无需接地,使用方便快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传感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温度传感器。
背景技术
温度传感器是指能够感受温度并转换成可用输出信号的传感器。传统的温度传感器,由于外壳一般为金属材质,在测温过程中,外部电信号的干扰容易影响到内部测温元件对温度的检测,因此需要在外壳上设置有接地引脚,在使用时需要将接地引脚接地处理,从而形成接地屏蔽层进行绝缘,防止影响测温组件的正常测温过程,但是在生产过程中,进行增设接地引脚的工序,生产效率和生产成本都会受到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绝缘防护效果好,无需接地,使用方便快捷的温度传感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温度传感器,包括:弯折成型的基线组件,包括热敏电阻、连接于所述热敏电阻正负极端的导线以及套设于所述热敏电阻和所述导线外部的第一套管,所述导线的自由端伸出所述第一套管;
绝缘护套,包覆于所述基线组件的弯折端外部;
热缩管,设置为至少两层,套设于所述绝缘护套和所述基线组件外部,以使所述绝缘护套和所述热敏电阻位于所述热缩管的内侧,所述导线的自由端伸出所述热缩管;
封装外壳,套设于所述热缩管外部。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热敏电阻包括长端引脚和短端引脚,所述热敏电阻在所述长端引脚处弯折为U型。
所述导线的自由端连接有XH-T端子。
所述绝缘护套采用硅胶制成。
所述热缩管内侧填充有包封胶层。
所述封装外壳内侧填充有灌注胶层。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本实用新型的温度传感器包括基线组件,其中第一套管套设于热敏电阻和导线外部,第一套管加热时收缩,使得第一套管紧贴于热敏电阻和导线上,基线组件的弯折端外部包覆有绝缘护套,至少两层的热缩管在高温时能够紧密地包覆在绝缘护套和基线组件上,提高对外界的绝缘能力,第一套管、绝缘护套、热缩管均可形成绝缘防护,热敏电阻和导线的线芯具有不少于三层的绝缘防护,热缩管外部套设有封装外壳,封装外壳为金属外壳,使用过程中可能接触到人体,虽工作电压只有5V,但因未使用隔离电源,一旦漏电击穿即会有触电风险,通过三层绝缘加强型绝缘,有了足够的绝缘厚度与强度就可以取消地线,达到使用安全、节省地线材料及人工费用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细节A的放大图。
图3为基线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基线组件弯折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基线组件与绝缘护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基线组件、绝缘护套和热缩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组装示意图。
图例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邦钠尔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东邦钠尔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35260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避免连接处漏液的叶轮式流量计
- 下一篇:一种带插排的屏幕支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