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导电体半成品及一体成型电感有效
申请号: | 202220347568.0 | 申请日: | 2022-02-21 |
公开(公告)号: | CN217405248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09 |
发明(设计)人: | 唐建伟;黄家毅;陈榕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铭普光磁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F27/29 | 分类号: | H01F27/29;H01F27/24;H01F27/28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韩宏星 |
地址: | 523330 广东省东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导电 半成品 一体 成型 电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导电体半成品及一体成型电感,导电体半成品包括第一固定部、第二固定部、具有第一预折弯部的第一电极、具有第二预折弯部的第二电极和线圈;在磁体部包覆线圈、部分第一电极和部分第二电极后,磁体部和第一预折弯部之间具有间隙,磁体部和第二预折弯部之间具有间隙,该间隙可以满足器件的避空要求,同时又能实现器件的自动贴装。本实用新型在磁体部成型后,仅需要裁切一次和折弯一次即可获得成品的一体成型电感,比传统一体成型电感少了二次裁切、45°折弯、90°折弯和压平四道工序,极大地提升了生产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子元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导电体半成品及一体成型电感。
背景技术
线路板设计中,如果需要实现器件避空或堆叠焊接设计,通常情况下会优先考虑插件器件,但插件工艺不容易实现全自动作业,在人工成本激增的当下,这显然不是一个好的方案。
而目前的表贴器件中,尤其是贴片电感器,大部分是通过引脚折弯紧贴电感本体,或通过电镀的方式从电感本体引出电极,达到表面贴装的目的。但因折弯后的引脚或者电极是紧贴电感本体,所以表面贴装后,焊盘与电感本体之间的距离无法满足避空的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导电体半成品及一体成型电感,可以解决或者至少部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为此,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导电体半成品,应用于一体成型电感,包括第一固定部、第二固定部、具有第一预折弯部的第一电极、具有第二预折弯部的第二电极和线圈;
所述第一电极连接所述线圈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一固定部,所述第二电极连接所述线圈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二固定部;
其中,所述一体成型电感包括磁体部,所述磁体部包覆所述线圈、部分所述第一电极和部分所述第二电极;所述磁体部和所述第一预折弯部之间具有间隙,所述磁体部和所述第二预折弯部之间具有间隙。
可选地,所述第一电极还包括连接所述第一预折弯部的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连接所述线圈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一固定部,所述第一预折弯部和所述第一连接部之间呈第一预设夹角;
所述第二电极还包括连接所述第二预折弯部的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连接所述线圈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二固定部,所述第二预折弯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之间呈第二预设夹角。
可选地,所述磁体部连接所述第一连接部的端面与所述第一连接部垂直,所述磁体部连接所述第二连接部的端面与所述第二连接部垂直。
可选地,所述第一固定部、所述第二固定部、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一体成型;
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线圈的第一端焊接连接,所述第二电极和所述线圈的第二端焊接连接。
可选地,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关于所述线圈对称。
第二方面,提供了一体成型电感,包括具有第一预折弯部的第一电极、具有第二预折弯部的第二电极、线圈和磁体部;
所述第一电极连接所述线圈的第一端,所述第二电极连接所述线圈的第二端;
所述磁体部包覆所述线圈、部分所述第一电极和部分所述第二电极;所述磁体部和所述第一预折弯部之间具有间隙,所述磁体部和所述第二预折弯部之间具有间隙。
可选地,所述第一电极还包括连接所述第一预折弯部的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连接所述线圈的第一端,所述第一预折弯部和所述第一连接部之间呈第一预设夹角;
所述第二电极还包括连接所述第二预折弯部的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连接所述线圈的第二端,所述第二预折弯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之间呈第二预设夹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铭普光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东莞铭普光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34756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林下生态补植挖穴装置
- 下一篇:一种塑料管材牵引机用辅助支撑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