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反射式透镜有效
申请号: | 202220343828.7 | 申请日: | 2022-02-18 |
公开(公告)号: | CN216844525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28 |
发明(设计)人: | 黄泽楚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胜蓝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V5/04 | 分类号: | F21V5/04;F21Y115/10 |
代理公司: | 广州骏思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425 | 代理人: | 程毅 |
地址: | 512799 广东省韶关市乳源瑶族自治***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反射 透镜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反射式透镜。本实用新型的反射式透镜,通过反射面上的棱镜反射面,每个所述棱镜反射面包括相连的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所述第一侧面与第二侧面的夹角为85‑92°,形成全反射的棱镜微结构,使反射面上原来没有达到全反射的光线,在棱镜微结构上经过一次或多次反射,使反射面上的光线全反射,从出光面出射出去,可达到光线为大角度的光学效果。本实用新型的反射式透镜在反射面上的光线都能全反射,能够反射出更多大角度范围的光线,进而使反射式透镜的出光效果更加均匀,达到大角度出射的光学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透镜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反射式透镜。
背景技术
电视机背光源技术已经经历了几代的变更,从初期的荧光灯作为背光源,到后来的导光板作为背光源,再到现在透镜配合LED的使用,每次的变化都是从成本和大小尺寸上做优化调整,就目前的透镜配LED技术来说,直下式背光透镜一般分为折射式和反射式两类,在液晶电视的背光方案设计中,折射式透镜由于发散角度和透镜到屏的距离等因素的限制,使之不能往更薄的背光结构上使用,同时需要使用的LED的数量也较多。反射式透镜有更大的优势,其具有较小的混光距离,并且能够获得较大范围的照度光斑和较大角度的光强分布。
然而,现有的反射式透镜,透镜多数为倒V字型折反式结构,利用菲涅尔折反射定律,LED光源发出的光线,经过透镜的折反后,出射出光线;然而在反射面上的光线没有达到全反射条件,部分光线,特别是在反射面中间的部分光线,由反射面折射出去,部分光线由出光面出射出去,且出射的光线较为集中,光线角度范围小,容易形成过于集中的亮光斑;此透镜的反射光需满足全反射条件,故现有透镜结构对光线的入射角度有限制,不能有效地反射出更多大角度的光线,出射的光线较为集中,容易形成过于集中的亮光斑,出光效果不均匀。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反射式透镜,其具有的优点是在反射面上的光线都能全反射,能够反射出更多大角度范围的光线,进而使反射式透镜的出光效果更加均匀,达到大角度出射的光学效果。
一种反射式透镜,包括基台和凸台,所述基台包括设置在所述基台底部的底面和入射面,所述入射面向上凹陷形成容置槽,所述入射面的下端连接所述底面;所述凸台设置于所述基台的顶部,所述凸台包括设置在所述凸台顶部的反射面和设置在所述凸台侧部的出光面,所述反射面向下凹陷呈圆锥状,所述反射面包括依次连接的多个棱镜反射面,使所述凸台的顶部形成棱镜微结构,每个所述棱镜反射面包括相连的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所述第一侧面与第二侧面的夹角为85-92°;所述出光面上端连接所述反射面,下端连接所述基台的顶部。
本实用新型的反射式透镜,所述反射面上包括多个棱镜反射面,使凸台的顶部形成棱镜微结构,每个所述棱镜反射面包括相连的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所述第一侧面与第二侧面的夹角为85-92°;如此设置,使得从所述入射面入射到所述反射面上的光线在反射面上发生全反射,并且增大了反射光线的反射角度,使得光线从所述出光面以更大的角度范围出射出去,提高了反射式透镜出射的光线的均匀性,使得出光效果更加均匀,达到大角度出射的光学效果,避免了出光效果过于集中,能够使反射式透镜获得较大范围的照度光斑和较大角度的光强分布。
进一步地,所述入射面、所述反射面分别关于同一竖向中心轴旋转对称。通过对称的设置,既便于反射式透镜的成型,又使得所述入射面和所述反射面发散的光线更加均匀。
进一步地,所述入射面包括第一入射面和第二入射面,所述第一入射面沿所述竖向中心轴的方向向下凸起,所述第二入射朝向所述竖向中心轴凸起,所述第一入射面是所述容置槽的顶部,所述第二入射面为所述容置槽的侧部。所述第一入射面沿所述竖向中心轴的方向向下凸起,使得从第一入射面入射的光线以更大的角度范围折射在所述反射面上,进而以更大的角度范围全反射到所述出光面上;所述第二入射面朝向所述竖向中心轴凸起,使得从所述第二入射面入射的光线以更大的角度范围折射在所述出光面上。将所述入射面设置为所述第一入射面和所述第二入射面的两段式入射面,可以将入射的光线获得较大的发散角度,使得发散后的光线更加均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胜蓝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东胜蓝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34382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售货机
- 下一篇:一种混凝土超声波验证分析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