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便于组装的生态修复用植被固定架有效
申请号: | 202220308471.9 | 申请日: | 2022-02-16 |
公开(公告)号: | CN216415392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03 |
发明(设计)人: | 秦鹏;王振涛;姚春梅;赵琳;赵西涛;孙胜卓;徐小晗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省国土空间生态修复中心 |
主分类号: | A01G17/14 | 分类号: | A01G17/14 |
代理公司: | 西安合创非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1248 | 代理人: | 张燕 |
地址: | 250014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便于 组装 生态 修复 植被 固定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于组装的生态修复用植被固定架,涉及树木固定技术领域,包括固定底座上铰接有第一杆体,第一杆体内活动插接有第二杆体,第二杆体背离第一杆体的一端和固定框架相铰接,第一杆体内还设有锁止机构,锁止机构能将第二杆体锁止在第一杆体内或从第一杆体内解锁。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固定底座上铰接第一杆体,在固定框架上铰接第二杆体,且第二杆体可活动地插接在第一杆体内,当对生态修复种植的不同高度的树木进行固定时,通过调节第二杆体插接在第一杆体内的长度,然后再利用锁止机构将第二杆体锁止在第一杆体内,即可实现支撑高度和角度可调,使本实用新型满足了不同高度树木的固定需求。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树木固定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便于组装的生态修复用植被固定架。
背景技术
生态修复是指在生态学原理指导下,以生物修复为基础,结合各种物理修复、化学修复以及工程技术措施,通过优化组合,使之达到最佳效果和最低耗费的一种综合的修复污染环境的方法。其中,生物修复以种植植被为主,所种植的植被中大多数为树木,这些树木被种植后,还要用固定架进行固定,以防止被大风刮倒,由于不同种类树木的高度不同,在对这些不同高度的树木进行固定时,需要被固定的高度和角度也会不相同,但是,现有的植被固定架两侧的支撑杆高度不能调节,不能满足不同高度的树木的固定需求。
有鉴于此,特提出本实用新型。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便于组装的生态修复用植被固定架,解决了现有的植被固定架两侧的支撑杆高度不能调节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便于组装的生态修复用植被固定架,包括固定框架、伸缩杆和固定底座,固定框架两侧均活动连接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背离固定框架的一端活动连接有固定底座;所述伸缩杆包括第一杆体、第二杆体和锁止机构,所述固定底座上铰接有第一杆体,所述第一杆体内活动插接有第二杆体,所述第二杆体背离第一杆体的一端和固定框架相铰接,所述第一杆体内还设有锁止机构,所述锁止机构能将第二杆体锁止在第一杆体内或从第一杆体内解锁。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杆体沿其长度方向设有和外部相连通的空腔,所述空腔内设有凸体,且所述凸体靠近空腔开口处,所述第二杆体表面设有贯通其长度方向的凹槽,且所述凹槽和凸体相匹配,所述凹槽内依次间隔地设有若干插接孔,所述第二杆体可滑动地插接在空腔内,所述凸体和第一杆体的壁体叠加处设有通槽,所述通槽的一端和外部相连通,通槽的另一端和空腔相连通,所述锁止机构设置在通槽内,所述锁止机构能部分插入其中一个插接孔内或从该插接孔内脱离。
更进一步地,所述通槽包括第一安装槽和第二安装槽,所述第二安装槽将第一安装槽和空腔相连通,所述第一安装槽和外部相连通,所述第二安装槽和第一安装槽相连通处设有挡板,所述锁止机构包括拉杆、连接杆、锁头和弹簧,所述第一安装槽内设有拉杆,所述拉杆靠近中间位置连接有连接杆,且所述连接杆活动贯穿挡板并伸入第二安装槽内和锁头相连接,所述锁头的横截面积大于连接杆的横截面积,所述连接杆上套设有弹簧,且所述弹簧位于挡板和锁头之间,所述锁头和其中一个插接孔可拆卸连接。
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杆体顶部设有可拆卸地盖子,且所述盖子中间设有贯通的通孔,所述第二杆体能贯穿通孔,所述盖子能遮盖住第一安装槽。
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杆体顶部表面周侧设有外螺纹,所述盖子内设有相匹配地内螺纹,所述盖子螺接套设在第一杆体顶部。
更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框架包括两个侧板、若干螺杆和若干夹紧装置,两个所述第二杆体背离两个第一杆体的一端均铰接有侧板,两个所述侧板的内侧均连接有若干夹紧装置,且两个所述侧板上位置相对应的夹紧装置互为一对,两个所述侧板通过若干螺杆可拆卸连接。
更进一步地,所述螺杆为四个,两个所述侧板的四角处均设有贯通的螺纹孔,两个所述侧板相同角上的螺纹孔被同一螺杆螺接贯穿,所述螺杆的两端还分别螺接套设有螺帽,且两个所述螺帽分别位于两个侧板外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省国土空间生态修复中心,未经山东省国土空间生态修复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30847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