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传感器安装结构、雷达传感器及车辆有效
申请号: | 202220306710.7 | 申请日: | 2022-02-16 |
公开(公告)号: | CN217086917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9 |
发明(设计)人: | 于宗楷;高永威;赵建军;徐剑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思(杭州)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2/71 | 分类号: | H01R12/71;H01R13/64;G01S7/02;B60R16/02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郑华洁 |
地址: | 310000 浙江省杭州市滨江区西***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传感器 安装 结构 雷达 车辆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传感器安装结构、雷达传感器及车辆,至少包括一组连接器组件;连接器组件包括板载连接器和PCB板;PCB板的第一插接区域和第二插接区域内设有相同数量的连接器安装孔和至少一个堵孔孔位,且第一插接区域与第二插接区域部分重叠;连接器安装孔与堵孔孔位的布置满足将板载连接器唯一限位于第一插接区域或第二插接区域;在第一插接区域和第二插接区域的重叠区域中设有至少一个连接器安装孔;在第一插接区域和第二插接区域的非重叠区域中,第一插接区域和第二插接区域分别至少包括一个连接器安装孔。本申请通过板载连接器和连接器安装孔的插接关系实现了板载连接器与PCB板的限位插接,满足了PCB板与连接器间的防呆设计需求。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载传感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传感器安装结构、雷达传感器及车辆。
背景技术
随着智能辅助驾驶技术的发展,传感器在车辆上的应用越来越广,传感器系统也越来越复杂。以雷达传感器为例,目前,单个传统毫米波雷达的视场角无法实现180度视场角范围监测,为了实现盲区覆盖,大视场探测能力的雷达系统的设计方案多是由多个雷达模块进行拼接得到的。然而这些雷达模块构成的系统中,不同雷达模块通常只涉及极小的硬件或软件上的区别设置就可以实现系统功能。加上对车载传感器产品的小型化设计需求,通常需要在较小的空间内集中布置具有极小差异的电路板,电路板装配过程中通常还涉及相似或相同连接器的装配,尤其是存在多个相同PIN间距的连接器的装配的场景中,极易出现插错位置的情况,这就对传感器的生产和装配带来极大的困扰。
相关技术中,通常采用区别设计方式来解决装配中存在的错位装配问题,区别设计即对存在差异的物料设计不同的造型或选用不同的型号的料件,这就意味着料件种类增加,无形中增加了设计成本和生产制造成本,也增加了物料管理的难度。因此,有必要提出一种低成本的防呆设计,以满足对小型化传感器产品的防呆设计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传感器安装结构、雷达传感器及车辆。下面对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具体说明:
根据本申请的一方面,提供一种传感器安装结构,所述传感器安装结构至少包括一组连接器组件;所述连接器组件包括板载连接器和PCB板;
所述PCB板上设有第一插接区域和第二插接区域,所述第一插接区域和所述第二插接区域内均设有相同数量的连接器安装孔和至少一个堵孔孔位,且所述第一插接区域与所述第二插接区域部分重叠;所述板载连接器与所述第一插接区域匹配或与所述第二插接区域匹配;
在所述第一插接区域和第二插接区域的重叠区域中设有至少一个堵孔孔位和至少一个所述连接器安装孔;在所述第一插接区域和第二插接区域的非重叠区域中,所述第一插接区域和所述第二插接区域分别至少包括一个所述连接器安装孔;
所述连接器安装孔和所述堵孔孔位在所述第一插接区域和所述第二插接区域的区域内共线设置,所述第一插接区域与所述第二插接区域中的所述连接器安装孔在沿同一方向的排列顺序不相同且不相反;
在所述第一插接区域中,所述连接器安装孔的孔位位置关于第一线段的中垂线非对称设置,所述第一线段沿所述连接器安装孔的排列方向,且与所述第一插接区域等长;在所述第二插接区域中,所述连接器安装孔的孔位位置关于第二线段的中垂线非对称设置,所述第二线段沿所述连接器安装孔的排列方向,且与所述第二插接区域等长。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板载连接器包括空PIN和功能PIN;
所述功能PIN上设有PIN针,所述功能PIN与所述第一插接区域的所述连接器安装孔或所述第二插接区域的所述连接器安装孔一一对应,所述空PIN对应所述堵孔孔位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器组件还包括底座;
所述底座上设有限位结构,所述限位结构与插接于所述第一插接区域的所述板载连接器匹配,或与插接于所述第二插接区域的所述板载连接器匹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思(杭州)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福思(杭州)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30671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吹塑机真空吸料用混合周转料桶
- 下一篇:一种时效退火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