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复合材料缠绕收紧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220298711.1 | 申请日: | 2022-02-14 |
公开(公告)号: | CN216941799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12 |
发明(设计)人: | 高小弟;谭佃龙;朱桂龙;韩德滨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集萃碳纤维及复合材料应用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53/68 | 分类号: | B29C53/68;B29C53/80;B29C53/16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英诺创信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58 | 代理人: | 杨闯 |
地址: | 2131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复合材料 缠绕 收紧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缠绕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复合材料缠绕收紧装置,包括外框架,还包括设置在外框架上用于引导丝束至拉索上的出丝组件及设置在出丝组件上的用于放置丝束走丝的走丝组件,所述外框架上设置有用于控制出丝组件围绕拉索圆周转动的第一控制机构,并实现将走丝组件上的丝束通过出丝组件不断缠绕至拉索表面,使用时,走丝组件上的丝束通过出丝组件并由第一控制机构控制围绕拉索圆周转动,从而实现将丝束缠绕至拉索上,缠绕过程实现尺寸可编辑,精度准确,不重复缠绕,零件表面质量平整无凹凸异状,这样提高了丝束的缠绕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缠绕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复合材料缠绕收紧装置。
背景技术
拉索在成型后会根据需要将其表面复合一些复合材料,已达到使用要求,而目前市场上暂时没有查找相关制造复合材料拉索设备,复合材料拉索制造过程中,由于工程量和制造精度的要求,传统手工制造不能满足产品的制造需求,缠绕效率低,缠绕张紧度不稳定,也就无法满足缠绕要求,降低产品的生产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解决传统手工制造不能满足产品的制造需求,缠绕效率低,缠绕张紧度不稳定,也就无法满足缠绕要求,降低产品的生产质量的问题,现提供了一种复合材料缠绕收紧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复合材料缠绕收紧装置,包括外框架,还包括设置在外框架上用于引导丝束至拉索上的出丝组件及设置在出丝组件上的用于放置丝束走丝的走丝组件,所述外框架上设置有用于控制出丝组件围绕拉索圆周转动的第一控制机构,并实现将走丝组件上的丝束通过出丝组件不断缠绕至拉索表面。
本实用新型走丝组件上的丝束通过出丝组件并由第一控制机构控制围绕拉索圆周转动,从而实现将丝束缠绕至拉索上,缠绕过程实现尺寸可编辑,精度准确,不重复缠绕,零件表面质量平整无凹凸异状,这样提高了丝束的缠绕效率。
为了实现第一控制机构,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控制机构包括转动设置在外框架上的内框架,所述出丝组件和走丝组件均设置在内框架上,所述外框架上设置有用于驱动内框架自转的第一驱动机构。通过在外框架上转动内框架,并且有第一驱动机构带动内框架在外框架上转动,从而实现带动出丝组件围绕拉索进行圆周转动。
为了实现第一驱动机构,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包括设置在外框架上的第一伺服电机,所述第一伺服电机的输出端设置有齿轮,所述内框架上设置有内齿圈,所述齿轮与内齿圈相互啮合。通过第一伺服电机输出端上的齿轮与内框架上的内齿圈啮合,从而实现内框架在外框架上自转。
为了实现出丝组件,进一步地,所述出丝组件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出丝辊,两个所述出丝辊之间形成用于丝束通过的输出通道。通过两个相对设置的出丝辊之前形成用于丝束通过的输出通道,限制了丝束出丝,同时也保证了丝束出丝稳定可靠。
为了保证丝束在走丝组件和出丝组件之间输送稳定可靠,进一步地,所述出丝组件和走丝组件之间设置有用于引导丝束的若干导丝轮。通过在出丝组件和走丝组件之间设置用于对丝束引导的导丝轮,保证丝束在走丝组件和出丝组件之间输送稳定可靠。
为了实现走丝组件,进一步地,所述走丝组件包括用于放置丝束卷的芯轴以及用于控制芯轴转动的第四驱动机构,所述芯轴和出丝组件之间设置有用于控制丝束张力的张力控制器。通过第四驱动机构带动芯轴转动,从而实现丝束卷主动放卷,同时丝束通过张力控制器进入到出丝组件,这样可以对丝束的张紧度进行控制。
为了保证缠绕后丝束在拉索塑形,进一步地,所述外框架上设置有沿丝束轴向设置并用于对缠绕后拉索进行塑形收圆的整形机构,该整形机构包括沿丝束轴上设置的若干整形轮组,所述整形轮组包括两个相对转动设置的整形轮组成,两个所述整形轮之间形成用于对拉索进行整形的整形通道,相邻两整形轮组的整形轮的转动中心轴线相互交错设置。通过沿拉索轴向设置若干组整形轮组,并且每个整形轮组由两个相对设置的整形轮组成,同时相邻组整形轮组的整形轮的转动中心轴线相互交错设置,起到将异形状态的拉索进行滚圆塑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集萃碳纤维及复合材料应用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江苏集萃碳纤维及复合材料应用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29871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实验室的环向多面旋转式滴水架
- 下一篇:一种畜牧兽医用仔猪保温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