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积水短路的电控单元壳体有效
申请号: | 202220297370.6 | 申请日: | 2022-02-15 |
公开(公告)号: | CN216721718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10 |
发明(设计)人: | 黄福庭;严建春;孙铁钢;方淑辉;胡明生;孟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瑞阳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5/00 | 分类号: | H05K5/00;H05K5/02;H05K7/14;H05K7/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0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积水 短路 单元 壳体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积水短路的电控单元壳体,包括底部壳体,底部壳体的顶端设置有顶部壳体,顶部壳体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多个散热棱条,相邻两个散热棱条之间均设置有横向引导条,横向引导条的底端与顶部壳体的顶端进行固定连接,横向引导条的截面为三角形,顶部壳体底端正面和背面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顶部连接块,顶部连接块的顶端设置有顶部垫片,底部壳体顶端正面和背面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底部连接块,底部连接块的底端设置有底部垫片,顶部连接块和底部连接块的内部设置有连接螺栓,本实用新型通过横向引导条向顶部壳体顶端的两侧引导积水,可以避免顶部壳体的顶部积水进入顶部壳体和底部壳体的内部,保证电控单元的安全性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控单元壳体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积水短路的电控单元壳体。
背景技术
电控单元作为电控汽油喷射系统的核心控制元件,其主要接收各种传感器传递的信号并进行这些信息的处理工作,并向各执行元件发出相应的指令,使发动机的性能、燃油消耗和废气排放都处于最佳的状态,电控单元装载至电控单元壳体的内部,然后安装在轿车右前轮罩后板处,其主要由微处理器、程序存储器、供电电源电路以及各种接口电路组成,当整车供电后,电控单元开始不断地定时检测传感器及开关,并以此为依据,计算出发动机各工况下的最佳供油量、最佳点火正时、最理想的怠速等,经输出驱动电路完成对喷油器、点火组件、怠速直流电动机和空调系统的控制,ECU还不断地对电控系统中各零部件的功能进行随时检测。
轿车在大雨大风环境下工作时,雨水会进入轿车内部,此时,雨水在接触电控单元壳体时,会在壳体上形成积水且无法及时排出,当积水达到一定量时会进入壳体内部使电控单元短路,导致电控汽油喷射等系统无法正常进行工作。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防积水短路的电控单元壳体,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电控单元壳体上积水后无法及时排出,容易导致壳体内部的电控单元短路,影响电控汽油喷射等系统的正常工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防积水短路的电控单元壳体,包括底部壳体,所述底部壳体的顶端设置有顶部壳体,所述顶部壳体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多个散热棱条,相邻两个散热棱条之间均设置有横向引导条,所述横向引导条的底端与顶部壳体的顶端进行固定连接,所述横向引导条的截面为三角形,所述顶部壳体底端正面和背面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顶部连接块,所述顶部连接块的顶端设置有顶部垫片,所述底部壳体顶端正面和背面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底部连接块,所述底部连接块的底端设置有底部垫片,所述顶部连接块和底部连接块的内部设置有连接螺栓,所述连接螺栓依次穿过顶部垫片、顶部连接块、底部连接块以及底部垫片的内部,所述底部壳体顶端内部的两侧和顶部壳体底端内部的两侧之间均设置有橡胶夹座。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顶部连接块和底部连接块的截面均为梯形,通过将顶部连接块和底部连接块的截面设置成梯形,可以避免顶部连接块和底部连接块上积水。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顶部垫片和底部垫片的截面均为三角形,所述顶部垫片的底端与顶部连接块的底端相贴合,所述底部垫片的顶端与底部连接块的底端相贴合,通过将顶部垫片和底部垫片的截面设置成三角形,便于进行连接螺栓的安装工作。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散热棱条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纵向引导条,所述纵向引导条的截面为三角形,通过在散热棱条的顶端固定截面为三角形的纵向引导条,可以使顶部壳体顶部的水由散热棱条的正面落在横向引导条的顶端,完成积水的排出工作。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底部壳体顶端两侧壁的内部和顶部壳体底端两侧壁的内部均固定连接有夹座卡圈,所述橡胶夹座的外周开设有卡圈卡槽,位于顶部的所述夹座卡圈和位于底部的夹座卡圈分别位于卡圈卡槽顶端的内部和卡圈卡槽底端的内部,通过对夹座卡圈和卡圈卡槽的使用,有利于将橡胶夹座固定在顶部壳体和底部壳体两侧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瑞阳电子有限公司,未经青岛瑞阳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29737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