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新型水淬钢渣回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220291372.4 | 申请日: | 2022-02-14 |
公开(公告)号: | CN216891044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05 |
发明(设计)人: | 王强;彭子明;关文强;黄瑜;蔡成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瑞立环保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B3/06 | 分类号: | C21B3/06;C21B3/08;B01D36/04 |
代理公司: | 南京正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43 | 代理人: | 卢海洋 |
地址: | 226200 江苏省南通***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钢渣 回收 系统 | ||
1.新型水淬钢渣回收系统,包括造粒器(5),所述造粒器(5)上方设置渣罐(1),其特征在于:所述渣罐(1)下部侧面设置节流器(2);所述造粒器(5)的进水口通过阀门(4)与抽水泵(3)连接;所述造粒器(5)的出料口通过淬渣槽(6)连接沉渣池(7);所述沉渣池(7)底部出口连通螺旋输送机(9)的进渣口;所述螺旋输送机(9)的进渣口对面开设滤水口(19),所述滤水口(19)上设置滤水器(8);所述螺旋输送机(9)的卸渣口设置闸阀(10),所述闸阀(10)下方设置运渣车(11);所述滤水器(8)的出水口与沉淀池(12)连通,所述沉淀池(12)一侧设置回水池(13),所述回水池(13)连接有抽水泵(3)。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水淬钢渣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造粒器(5)内设有造粒板(17),所述造粒板(17)上均匀开孔。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水淬钢渣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淬渣槽(6)的坡度大于5%,小于7%。
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水淬钢渣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输送机(9)的卸渣口比进渣口高,倾斜度为1%——2%。
5.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水淬钢渣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滤水器(8)包括与滤水口(19)固定连接的过滤网(18)。
6.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水淬钢渣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池(12)底部输出管通过泥浆泵(14)连接真空过滤器(15)。
7.按照权利要求6所述的新型水淬钢渣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池(12)通过溢流孔(16)与回水池(13)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瑞立环保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瑞立环保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291372.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