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装配式框架预应力钢锚管锚索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220286550.4 | 申请日: | 2022-02-12 |
公开(公告)号: | CN217078733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9 |
发明(设计)人: | 万军利;周文皎;罗骋华;黑明昌;李知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铁道建筑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E02D5/74 | 分类号: | E02D5/74;E02D17/20 |
代理公司: | 北京盛凡佳华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947 | 代理人: | 安学慧 |
地址: | 100000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装配式 框架 预应力 钢锚管锚索 结构 | ||
装配式框架预应力钢锚管锚索结构,包括预制的格构梁、第一锚索、第二锚索、第三锚索、钢锚管和锚具,所述格构梁上开有中心锚孔和个边侧锚孔,钢锚管的尾端插入中心锚孔中,钢锚管的尾部两侧对称开有锚索伸出孔,第一锚索和第三锚索从边侧锚孔中伸出,第二锚索从中心锚孔中伸出,第一锚索、第二锚索和第三锚索均通过锚具固定于格构梁上。该钢锚固锚索结构的格构梁上开有三个线状分布的锚孔,每个锚孔中穿出一股锚索,中心锚索两侧的斜拉锚索在张拉时会产生垂直坡面的法向压力和平行坡面的切向压力,使得钢锚固锚索结构在上方和下方的钢锚固锚索结构的作用力下难以转动,从而达到无需调整钢锚固锚索结构的姿态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边坡防护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装配式框架预应力钢锚管锚索结构。
背景技术
格构锚固结构是利用格构梁进行坡面防护,并利用锚杆(管)或预应力锚索固定的一种滑坡防治措施。现浇钢筋混凝土格构梁与锚杆复合结构是采用格构梁护坡,在格构梁的交叉点处设置锚杆(管),该锚杆(管)穿过滑带,锚杆于稳定的基岩中,是一种被动式支挡结构。现浇混凝土格构梁于预应力锚索复合结构是一种主动抗滑结构,锚索受到预应力的作用时,将力通过格构梁传到坡面上,使得坡体受压,产生抗滑力,从而达到稳定滑坡的目的。
格构锚固结构对松散堆积层滑坡的治理有其独特的优点,特别是钢筋混凝土格构梁与预应力锚索复合结构,可顺地形而设,变形协调能力强,施工工艺简便,不需要大型机械,不必开挖扰动边坡,适合滑坡区地形条件。
然而,现有的格构锚固结构大多数仍然采用现浇的方式,该方式存在效率低下的问题,增加了施工现场的管理难度,尤其是受到天气的制约。由于现浇的格构锚固结构存在上述问题,预制的格构锚固结构也开始应用至实际工程中,而预制的格构梁在安装的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格构梁的预制尺寸较大,锚固点设置于纵梁和横梁的交叉点处,在锚固点对锚索进行张拉锚固时,格构梁极易发生偏转,格构梁在偏转后,其姿态调整极为困难。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接近上述技术问题,设计了一种装配式框架预应力钢锚管锚索结构,该钢锚固锚索结构的格构梁上开有三个线状分布的锚孔,每个锚孔中穿出一股锚索,中心锚索两侧的斜拉锚索在张拉时会产生垂直坡面的法向压力和平行坡面的切向压力,使得钢锚固锚索结构在上方或下方的钢锚固锚索结构的作用力下难以转动,从而达到无需调整钢锚固锚索结构的姿态的目的。
为了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装配式框架预应力钢锚管锚索结构,包括预制的格构梁、第一锚索、第二锚索、第三锚索、钢锚管和锚具,所述格构梁的中心处开有中心锚孔,中心锚孔的两侧各开有一个边侧锚孔,中心锚孔和两个边侧锚孔设置于同一直线上,钢锚管的尾端插入中心锚孔中,所述钢锚管的尾部两侧对称开有锚索伸出孔,第一锚索和第三锚索的一端固定于钢锚管的前端,第一锚索和第三锚索的另一端分别从钢锚管两侧的锚索伸出孔中穿出并分别插入格构梁两侧的边侧锚孔中,第二锚索的一端固定于钢锚管的前端且另一端插入中心锚孔中,第一锚索、第二锚索和第三锚索均通过锚具固定于格构梁上。
进一步的,所述的第一锚索和第三锚索均由1根钢锚索组成,第二锚索由3根钢锚索组成。
进一步的,所述格构梁由横梁和纵梁组成,所述纵梁上开有中心锚孔和边侧锚孔,所述横梁的一端设有卡接凸起,另一端设有卡接凹槽,所述纵梁的一端设有卡接凸起,另一端设有卡接凹槽。
进一步的,所述钢锚管上开有若干劈裂注浆孔,劈裂注浆孔呈螺旋式分布。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钢锚固锚索结构的格构梁上开有三个线状分布的锚孔,每个锚孔中穿出一股锚索,中心锚索两侧的斜拉锚索在张拉时会产生垂直坡面的法向压力和平行坡面的切向压力,使得钢锚固锚索结构在上方或下方的钢锚固锚索结构的作用力下难以转动,从而达到无需调整钢锚固锚索结构的姿态的目的。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铁道建筑研究所,未经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铁道建筑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28655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水卷材压实装置
- 下一篇:一种数控加工中心固定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