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眼球后筋膜下麻醉针头有效
申请号: | 202220257343.6 | 申请日: | 2022-02-08 |
公开(公告)号: | CN217793994U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15 |
发明(设计)人: | 陈忠平;宋国芳;黄海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爱尔眼科医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M5/32 | 分类号: | A61M5/32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李奥 |
地址: | 410000 湖南省长沙市***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眼球 筋膜 麻醉 针头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眼球后筋膜下麻醉针头,包括基座和针头,针头为弧形针头,针头的一端安装于基座。由于该麻醉针头的针头为弧形针头,因此在注射麻醉剂时,可将麻醉针头从眼球的结膜面进入沿着筋膜下腔隙到达眼球的后部,进而注射麻醉剂,从而可达到较好的麻醉效果,同时减少麻醉并发症的发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设计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眼球后筋膜下麻醉针头。
背景技术
复杂眼底病手术往往需要满意的球后麻醉,但传统的经皮肤面的细长5号针头球后麻醉方式可能会出现多种并发症,例如刺破眼球壁、刺破视神经、血管出血等,同时会出现眶内压力增加而压迫视神经、眼后段压力增加导致眼前段操作困难等情况。
综上所述,如何解决麻醉容易出现并发症的问题,是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眼球后筋膜下麻醉针头,可减少麻醉并发症的发生。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眼球后筋膜下麻醉针头,包括基座和针头,所述针头为弧形针头,所述针头的一端安装于所述基座。
优选的,所述针头的顶端为弧形顶端。
优选的,所述针头靠近所述顶端的侧部设有用于输液的麻醉孔。
优选的,所述针头远离所述基座的一端为半径范围为12mm-13mm的90度圆周。
优选的,所述针头靠近所述基座的一端为半径范围为24mm-25mm的弧线。
优选的,所述针头远离所述基座的一端为半径范围为17mm-18mm的75度圆周。
优选的,所述针头靠近所述基座的一端为半径范围为28mm-29mm的弧线。
优选的,所述针头远离所述基座的一端为半径范围为26mm-31mm的60度圆周。
优选的,所述针头靠近所述基座的一端为半径范围为31mm-32mm的弧线。
优选的,所述针头设有刻度线。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眼球后筋膜下麻醉针头,包括基座和针头,针头安装于基座上,且针头为弧形针头。
由于针头为弧形针头,因此使用时可将针头从眼球剪开的结膜面穿过,使针头的顶部能够沿着筋膜下间隙顺利到达眼球的后部,从而便于麻药注射到球后,以达到较好的球后麻醉效果,同时由于弧形针头可较好地与眼球形状配合,且顶端为圆弧形钝头,因此不会刺破眼球壁、视神经导致失明及颅内并发症的出现,,不会因刺破血管使眼眶内大量出血导致眼眶内压力增高影响手术的继续进行。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眼球后筋膜下麻醉针头的一号针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眼球后筋膜下麻醉针头的二号针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眼球后筋膜下麻醉针头的三号针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中:
1为针头、2为基座、3为麻醉孔、4为第一刻度、5为第二刻度。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爱尔眼科医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爱尔眼科医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25734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携式通信工程用光纤接线机
- 下一篇:高效变频捣固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