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室内改造用装配式墙体有效
申请号: | 202220243854.2 | 申请日: | 2022-01-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6740237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14 |
发明(设计)人: | 徐蔚;沈翱;余倩倩;金哲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市城建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B2/74 | 分类号: | E04B2/74;E04B2/82;E04B1/88;E04B1/98;E04G23/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0001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室内 改造 装配式 墙体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室内墙体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室内改造用装配式墙体,包括主板,所述主板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卡板,所述第一卡板的外表面活动连接有左侧板,所述主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卡板,所述第二卡板的外表面活动连接有底板,所述主板的顶部活动连接有顶板。加强板的使用,可以加强主板内部的整体强度,从而提高设备的支撑性,而隔温板的使用,使得墙体具有隔温能力,从而使得设备所框住空间内部的温度处于恒定状,继而提高了墙体的实用性,且通过弹簧的使用,既可以对主板外部进行缓冲防护工作,继而提高了墙体的使用寿命,还可以通过弹簧所开设的空间进行隔音工作,进而提高了墙体的隔音性,从而提高了墙体的实用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室内墙体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室内改造用装配式墙体。
背景技术
墙体主要包括承重墙与非承重墙,主要起围护、分隔空间的作用,墙承重结构建筑的墙体,承重与围护合一,骨架结构体系建筑墙体的作用是围护与分隔空间,墙体要有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墙体的种类较多,有单一材料的墙体,有复合材料的墙体,综合考虑围护、承重、节能、美观等因素,设计合理的墙体方案,是建筑构造的重要任务。
目前市场上的室内改造过程中,为了加速工期进展和降低人力成本,一般将装配式墙体作为室内隔断的快速铺设手段,但传统的装配式墙板缺乏一定的隔温能力,无法根据地域寒冷情况不同对室内进行隔温工作,继而导致墙板制备后,在不同地区使用的适配能力较低,隔热效果不适配容易导致室内温度调节困难,影响到内外室温的调节适配,且装配式墙体会因为墙体自重较大的缘故,导致安装难度较高,易发生倾倒造成一定的安全隐患,同时现有的装配式墙体多使用滑槽连接,但是滑槽在实际使用时滑动较为困难,从而影响了装配的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室内改造用装配式墙体,具备隔段内外室温和快速装配的优点,解决了上述所阐述出来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室内改造用装配式墙体,包括主板,所述主板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卡板,所述第一卡板的外表面活动连接有左侧板,所述主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卡板,所述第二卡板的外表面活动连接有底板,所述主板的顶部活动连接有顶板,所述主板的右侧活动连接有右侧板,所述主板内腔的中心固定连接有加强板,所述加强板的前端和后端均固定连接有隔温板,所述隔温板远离加强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弹簧。
优选的,所述左侧板的右侧开设有第一卡接槽,所述第一卡接槽的内表面与第一卡板的外表面相适配,所述左侧板顶部的中心开设有第一顶部插槽,所述左侧板底部的中心开设有第一底部插槽,所述左侧板前端和后端的中心均开设有第一上下连接槽。
优选的,所述底板的顶部开设有第二卡接槽,所述第二卡接槽的内表面与第二卡板的外表面相适配,所述底板底部的中心开设有底部贯通槽,所述底部贯通槽的水平高度与第一底部插槽的水平高度相等,且底部贯通槽的内表面与第一底部插槽的内表面相等。
优选的,所述顶板的形状为凸出状,所述顶板凸起部位的外表面与第二卡板的外表面相等,所述顶板底部的中心开设有顶部贯通槽,所述顶部贯通槽的水平高度与第一顶部插槽的水平高度相等,且顶部贯通槽的内表面与第一顶部插槽的内表面相等。
优选的,所述右侧板的形状为凸出状,所述右侧板凸起部位的外表面与第一卡板的外表面相等,所述右侧板的顶部的中心开设有第二顶部插槽,所述第二顶部插槽的水平高度与第一顶部插槽的水平高度相等,且第二顶部插槽的内表面与第一顶部插槽的内表面相等,所述右侧板底部的中心开设有第二底部插槽,所述第二底部插槽的水平高度与第一底部插槽的水平高度相等,且第二底部插槽的内表面与第一底部插槽的内表面相等,所述右侧板前端和后端的中心开设有第二上下连接槽。
优选的,所述主板的顶部开设有第三卡接槽,所述第三卡接槽的内表面与第二卡板的外表面相适配,所述主板的右侧开设有第四卡接槽,所述第四卡接槽的内表面与第一卡板的外表面相适配。
与现有技术对比,本实用新型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市城建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杭州市城建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24385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回转窑低温快速还原干燥系统
- 下一篇:立体相机用相机外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