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阻尼复合橡胶颗粒隔振隔声垫片有效
申请号: | 202220240420.7 | 申请日: | 2022-01-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6867382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01 |
发明(设计)人: | 魏鹏飞;吴喆珺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环寂高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F1/36 | 分类号: | F16F1/36;F16F1/371 |
代理公司: | 厦门律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25 | 代理人: | 温洁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厦门市集美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阻尼 复合 橡胶 颗粒 隔振隔声 垫片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阻尼复合橡胶颗粒隔振隔声垫片,其包括粒子阻尼减振层、至少一隔音材料层以及至少两层的橡胶颗粒层,所述隔音材料层填充于橡胶颗粒层之间,所述的粒子阻尼减振层与橡胶颗粒层相连。本实用新型通过将粒子阻尼减振层和隔音层复合到橡胶颗粒层上,振动传递至粒子阻尼减振层时,其中的阻尼粒子发生非弹性碰撞和摩擦将振动能量耗散,极大地加强了本实用新型的隔振能力,通过隔音材料层则大幅提高了隔音能力,再结合橡胶颗粒层,使得其隔振隔声效果得到显著提高,可以适用于更多更复杂严苛的隔振隔声场合。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隔振隔声垫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阻尼复合橡胶颗粒隔振隔声垫片。
背景技术
橡胶颗粒隔振隔声垫片是由橡胶颗粒混合料模压而成常被用于隔振隔声室和动力设备的积极隔振降噪、精密仪器仪表的消极隔振等场合。市面上常见的橡胶颗粒隔振隔声板隔振效果有限且只能依靠橡胶自身阻尼进行减振,无法满足目前市场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橡胶颗粒隔振隔声板隔振效果有限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阻尼复合橡胶颗粒隔振隔声垫片,其隔振隔声效果显著,使用范围更广。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阻尼复合橡胶颗粒隔振隔声垫片,其包括粒子阻尼减振层、至少一隔音材料层以及至少两层的橡胶颗粒层,所述隔音材料层填充于橡胶颗粒层之间,所述的粒子阻尼减振层与橡胶颗粒层相连。
优选地,所述隔音材料层由泡沫铝或气凝胶制成。
优选地,所述隔音材料层的厚度为4~6mm。
优选地,所述粒子阻尼减振层包括外壳和阻尼粒子,所述外壳内部设有空腔,所述阻尼粒子填充于所述的空腔中。
优选地,所述的橡胶颗粒层由橡胶颗粒和橡胶泡棉混合模压而成,所述橡胶颗粒的粒径为1~3mm。
优选地,还包括与所述粒子阻尼减振层连接的龙骨外层。
优选地,所述龙骨外层由金属材料制成。
优选地,所述的龙骨外层由冷轧镀锌钢板制成。
优选地,所述龙骨外层的厚度为0.5-3mm。
优选地,还包括至少四套连接组件,所述连接组件包括连接杆和连接螺母;所述粒子阻尼减振层、隔音材料层和橡胶颗粒层的边角设置均设有供连接杆穿过的通孔;所述粒子阻尼减振层、隔音材料层和橡胶颗粒层通过连接杆和通孔配合进行限位,并通过连接螺母锁紧固定。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将粒子阻尼减振层和隔音层复合到橡胶颗粒层上,振动传递至粒子阻尼减振层时,其中的阻尼粒子发生非弹性碰撞和摩擦将振动能量耗散,极大地加强了本实用新型的隔振能力,通过隔音材料层则大幅提高了隔音能力,再结合橡胶颗粒层,使得其隔振隔声效果得到显著提高,可以适用于更多更复杂严苛的隔振隔声场合。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一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二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三的示意图。
主要部件符号说明:
龙骨外层10;粒子阻尼减振层20;橡胶颗粒层30;隔音材料层40。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环寂高科有限公司,未经厦门环寂高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24042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病案防拆卸标签夹装置
- 下一篇:一种手机按键视觉检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