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履带式双节水陆两栖全地形车有效
申请号: | 202220240018.9 | 申请日: | 2022-01-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6861107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01 |
发明(设计)人: | 丁超;王赛;王颖;王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五星电力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F3/00 | 分类号: | B60F3/00;B62D12/02;B63H1/14;B63H11/04 |
代理公司: | 河北国维致远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3137 | 代理人: | 樊凤竹 |
地址: | 050000 河北省***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履带式 节水 两栖 地形 | ||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履带式双节水陆两栖全地形车,包括前车身、后车身、动能驱动组件、两组自驱动履带组件和动力推进元件。前车身具有驾驶室;后车身具有乘车室,并通过连接结构与前车身相连。动能驱动组件设置在连接结构上,两组自驱动履带组件分别设置在前车身和后车身的底面,动力推进元件设置在后车身上。使用时,通过两组自驱动履带组件带动前车身和后车身在地面或水面上同步行驶;在此过程中,前车身通过连接结构保证与后车身间距不变,同时通过动力推进元件减轻水面阻力,确保前车身和后车身的相对位置。本申请提供的履带式双节水陆两栖全地形车,能够安全行驶于地面和水面,保证了抗洪抢险时的救援效率。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水上救援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履带式双节水陆两栖全地形车。
背景技术
当下的抗洪抢险救援过程中,时效性是被反复提及的一个概念,“多争取一秒,多抢救一人”的口号彰显着时效性于抢险救援过程中的重要程度。
在进行水上救援时,现有技术中常见的救援工具是皮划艇,具体使用方式是救援人员乘车前往岸边,并驱动皮划艇移动至救援位置。在此过程中,救援人员下车、上艇会耗费大量时间,造成救援效率下降。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履带式双节水陆两栖全地形车,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需要借助皮划艇进行水上移动,造成救援效率下降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提供一种履带式双节水陆两栖全地形车,包括:
前车身,内部具有驾驶室;
后车身,设置在所述前车身的后方,通过连接结构与所述前车身相连,且内部具有乘车室;
动能驱动组件,设置在所述连接结构上,用于带动所述前车身和所述后车身之间发生横向和纵向的相对转向;
两组自驱动履带组件,分别设置在所述前车身和所述后车身的底面上,用于带动对应的所述前车身或所述后车身沿前后方向行驶;以及
动力推进元件,设置在所述后车身的下表面,用于向所述后车身提供相对于水面向前移动的推动力。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连接结构包括:
连接臂,设置在所述前车身和所述后车身之间,长度方向沿前后方向设置;以及
两个万向轴,分别设置在所述连接臂和所述前车身之间、所述连接臂和所述后车身之间;
其中,处于前方的所述万向轴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连接臂的前端面、所述前车身的后端面铰接,处于后方的所述万向轴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连接臂的后端面、所述后车身的前端面铰接。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连接结构还包括:
铰接臂,固定连接在所述连接臂的后端面,采用自前向后延伸的结构;所述铰接臂的延伸端与所述后车身铰接,铰接轴向沿上下方向设置;
所述动能驱动组件包括:
两个横向转向气缸,缸身分别铰接设置在所述连接臂的左右两侧,铰接轴向沿上下方向设置,且所述横向转向气缸的动力输出轴向与铰接轴向垂直;所述横向转向气缸的动力输出端均与所述后车身的前端面铰接,铰接轴向沿上下方向设置;以及
纵向转向气缸,缸身铰接设置在所述连接臂的上表面,铰接轴向沿左右方向设置,且所述纵向转向气缸的动力输出轴向与铰接轴向垂直;所述纵向转向气缸的动力输出端与所述前车身的后端面铰接,铰接轴向沿左右方向设置;
其中,两个所述横向转向气缸相互配合,能够带动所述前车身和所述后车身发生以所述铰接臂的铰接轴为轴的相对摆动;所述纵向转向气缸能够带动所述前车身相对所述后车身纵向翻转,以使所述前车身的长度方向和所述后车身的长度方向脱离平行状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五星电力设备有限公司,未经河北五星电力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24001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水产加工下脚料回收装置
- 下一篇:一种玻璃放置流转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