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孔介质燃烧器有效
申请号: | 202220232768.1 | 申请日: | 2022-01-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6814160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24 |
发明(设计)人: | 李豪;付超;任志恒;战斗;陈立 | 申请(专利权)人: | 松山湖材料实验室;中科卓异环境科技(东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D14/02 | 分类号: | F23D14/02;F23D14/46;F23D14/58;F23D14/62;F23D14/70;F23D14/82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宏宇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3 | 代理人: | 王丽莎 |
地址: | 523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孔 介质 燃烧 | ||
1.一种多孔介质燃烧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结构,所述壳体结构具有进气端和用于向外释放热量的热量口,所述壳体结构内沿混合气的预设流动方向依次设有用于所述混合气通过的第一上游片和第二上游片以及用于供所述混合气燃烧的多孔介质层,所述第一上游片和所述第二上游片在所述混合气的预设流动方向间隔设置;所述第一上游片和所述第二上游片均沿自身厚度方向开设有多个通气孔,所述第一上游片的孔隙率小于所述第二上游片的孔隙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孔介质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上游片的孔隙率为3~8%,所述第二上游片的孔隙率为5~9%。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孔介质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上游片的所述通气孔所占据的区域为第一区域,且所述第一区域位于所述第一上游片的中部;所述第二上游片的所述通气孔所占据的区域为第二区域,且所述第二区域位于所述第二上游片的中部;所述第一上游片的边缘到所述第一区域的边缘的距离为L1,所述第二上游片的边缘到所述第二区域的边缘的距离为L2,L1L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孔介质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上游片包括第一安装部,所述第一安装部环设于所述第一区域,所述第二上游片包括第二安装部,所述第二安装部环设于所述第二区域,所述第一安装部与所述第二安装部接触,所述第一区域和所述第二区域在所述壳体结构的轴向方向间隔设置以形成稳压腔。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多孔介质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上游片的所述通气孔的孔径与所述第二上游片的所述通气孔的孔径一致。
6.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多孔介质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结构内安装有挡风板,所述挡风板比所述第一上游片更靠近所述进气端设置,所述挡风板包括中部区域的阻挡部以及环设于所述阻挡部的通气部,所述通气部开设有多个通气通道,多个所述通气通道沿所述挡风板的径向间隔排布,且所述通气通道沿厚度方向贯穿所述挡风板。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多孔介质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气通道包括多段间隔设置的通气段,多段所述通气段构成环状。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多孔介质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挡部的面积为S1,所述挡风板的面积为S2,30%≤S1/S2≤60%。
9.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多孔介质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结构内设有保温层,所述保温层沿所述多孔介质层的周向环绕设置,且所述保温层的外壁与所述壳体结构的内壁接触。
10.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多孔介质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孔介质燃烧器具有预混室和混合室,所述预混室具有用于通入燃气的燃气口、用于通入助燃气的助燃气口以及用于混合气排出的出气口;所述混合室与所述预混室的所述出气口、所述壳体结构的进气端连通,所述混合室内设置有旋流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松山湖材料实验室;中科卓异环境科技(东莞)有限公司,未经松山湖材料实验室;中科卓异环境科技(东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232768.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呆外壳及网络变压器
- 下一篇:一种进气装置和燃烧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