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微流控芯片液体运输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220232475.3 | 申请日: | 2022-01-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6879426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05 |
发明(设计)人: | 刘绍川;杨志忠;帕里萨迪安妮 | 申请(专利权)人: | 宝特拉实时检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L3/00 | 分类号: | B01L3/00 |
代理公司: | 深圳泛航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867 | 代理人: | 邓爱军 |
地址: | 中国香港荃湾白田霸街*** | 国省代码: | 香港;8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微流控 芯片 液体 运输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微流控芯片液体运输系统,包括:微流体主体,所述待测液体注入口;所述微流体主体内设有微流管道;微流控芯片有至少一微泵,所述微泵对应耦合于所述微流管道内以控制液体流速;传感器,所述传感器包括传感器芯片、一端连接于传感器芯片的传输介质和所述传输介质另一端连接于读卡器;动力源,所述动力源耦合于所述微泵,被配置为对微流控芯片液体运输系统供能。本实用新型通过微流控芯片内置液体运输叶轮组和驱动叶轮组,使用外部磁场驱动磁体可以准确控制芯片内液体流速,在特定的传感器配合下,将待测液体循环流经传感器以符合化学或生物学反应的要求,可以达到快速测试效果並作出低浓度的定量检测。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微流体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微流控芯片液体运输系统。
背景技术
微流体装置在微尺度上利用液体和气体的物理和化学特性。与传统尺寸的系统相比,微流体装置具有多种优势。微流体允许使用较少量的样品、化学品和试剂作岀非常重要筛查、诊断和研究应用,因此广泛使用于化学及生物学范筹。
直接控制流动通常是较大的系统,优点是系统可以精确控制流量和速度,并且能够处理较大的液体量。缺点是只适合实验室使用,耗材用量较大及操作较为繁复,通常需要训练有素的技术人员操作,不适合用于户外现场应用。
另外有一类做法是读卡系统提供能量,将液体驱动单元安装在微流体芯片上,这种方法的好处是整个系统操作简单,耗材可集中在芯片上,再配合日新月异的传感器,应用范围可包括但不限于环境污染检测、生物标志物、等等。
现有技术包括气压、静电、电泳、MEMS、膜片泵等多种方法,但是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缺点,就是当待测物浓度太低而且需要一定的反应时间,这些系统未必可以圆满的处理。例如一些疾病的生物标志物浓度在 100uL内只有数十个分子或更少,需要预浓缩程序或长时间循环测试以提高检出限,在这种情况下,测试可能需要返回实验室进行处理。
因此,一个能够处理相对大容量(达到毫升级),并能够实现相关功能的系统是当务之急。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微流控芯片液体运输系统,通过设置微流控芯片液体运输系统控制液体流速。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微流控芯片液体运输系统,包括:
微流体主体,所述微流体主体上设有待测微流体注入口;所述微流体主体内设有微流管道;
至少一微泵,所述微泵对应耦合于所述微流管道内以控制液体流速;
传感器,所述传感器包括采集点传感器芯片和一端连接于传感器芯片采集点的传输介质;
动力源,所述动力源耦合于所述微泵,被配置为对微流控芯片液体运输系统供能。
进一步地,所述微泵包括:微泵轴;至少一驱动叶轮组,所述驱动叶轮组被配置为耦合于所述微泵轴以驱动所述微泵轴转动。
进一步地,所述微泵还包括:至少一液体运输叶轮组,所述液体运输叶轮组被配置为耦合于所述微泵轴以使随所述微泵轴转动而转动。
进一步地,所述驱动叶轮组包括:微型叶轮片,一端紧固于所述微泵轴,所述微型叶轮片另一端安装磁体以驱动所述微泵轴转动。
进一步地,所述微型叶轮片材质为疏水或亲水材质。
进一步地,所述微流体主体内的微流管道上设有至少一凹槽,用于固定所述微泵。
进一步地,所述驱动叶轮组上设磁体。
进一步地,所述液体运输叶轮组包括:
微型叶轮片,一端紧固于所述微泵轴,以使所述微泵轴随所述微型叶轮片转动而转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宝特拉实时检测有限公司,未经宝特拉实时检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23247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回转蓄热换热装置
- 下一篇:一种耐高压的圆形电磁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