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池单体、电池以及用电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220226628.3 | 申请日: | 2022-01-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6750092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14 |
发明(设计)人: | 黄权壮;程启;林江;林传冬;王伟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50/148 | 分类号: | H01M50/148;H01M50/169;H01M50/548;H01M50/531;H01M50/249 |
代理公司: | 中国贸促会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11038 | 代理人: | 师晓芳 |
地址: | 352100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池 单体 以及 用电 装置 | ||
本申请提供一种电池单体、电池以及用电装置。电池单体包括壳体和端盖组件,壳体具有开口,端盖组件包括端盖、绝缘件和内极柱,端盖设置在开口处且端盖的靠近壳体的表面上设置有沿其周向延伸的环形凸起,环形凸起相对于端盖的边缘向内缩入以使得环形凸起的外侧与端盖的边缘之间形成法兰边,法兰边设置在壳体的壳壁上且环形凸起伸入到壳体内部,绝缘件设置在环形凸起围合形成的凹槽内,内极柱设置在绝缘件上。电池单体在端盖的内表面设置环形凸起以形成凹槽来避免对腔体空间的占用,进而提高电池单体的能量密度。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池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电池单体、电池以及用电装置。
背景技术
节能减排是汽车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电动车辆由于其节能环保的优势成为汽车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于电动车辆而言,电动车辆的续航里程是影响其发展的重要因素。为了提高电动车辆的续航里程,需要提高电池的能量密度。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以上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电池单体、电池以及用电装置,以提高电池的能量密度。
本申请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电池单体,包括壳体和端盖组件,壳体具有开口,端盖组件包括端盖、绝缘件和内极柱,端盖设置在开口处且端盖的靠近壳体的表面上设置有沿其周向延伸的环形凸起,环形凸起相对于端盖的边缘向内缩入以使得环形凸起的外侧与端盖的边缘之间形成法兰边,法兰边设置在壳体的壳壁上且环形凸起伸入到壳体内部,绝缘件设置在环形凸起围合形成的凹槽内,内极柱设置在绝缘件上。
在本申请得技术方案中,电池单体在端盖的内表面设置环形凸起以形成凹槽来避免对腔体空间的占用,进而提高电池单体的能量密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端盖的厚度方向上,法兰边包括靠近壳体的熔融区以及远离壳体的非熔融区,熔融区用于与壳体通过激光焊接连接。法兰边的远离壳体的部分形成非熔融区,这样增大激光焊接设备与极柱之间的距离,进而避免焊接时对极柱的损伤。
在一些实施例中,熔融区的厚度小于非熔融区的厚度。将非熔融区的厚度设置得较大,以更好地避免焊接时对极柱的损伤。
在一些实施例中,熔融区的厚度为0.1mm~0.5mm,非熔融区的厚度为0.5mm~3.5mm。如此设置可以在保证端盖本体221和壳体21连接强度得情况下,还能避免激光焊接对极柱的损伤。
在一些实施例中,环形凸起的外壁至少部分与壳体的内壁贴合设置。环形凸起的外壁至少部分与壳体的内壁贴合设置可提高电池单体的内腔的密封性。而且环形凸起的外壁与壳体的内壁贴合设置可避免激光透过环形凸起与壳体之间的间隙进入到壳体内部而对电极组件造成损伤。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端盖的厚度方向上,环形凸起的外壁包括与壳体的内壁贴合设置的第一分段以及相对于壳体的内壁朝内侧倾斜设置的第二分段。在装配端盖时,第二分段会首先进入到壳体内,那么将第二分段设置为向内侧倾斜可对端盖的入壳形成导向作用,提高入壳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分段包括靠近法兰边的焊接区以及远离法兰边的缓冲区,焊接区用于与壳体通过激光焊接连接。这样在利用激光焊接时,激光在通过缓冲区的间隙时可消耗其能量,进而避免对内部的电极组件造成损伤。
在一些实施例中,焊接区的厚度小于缓冲区的厚度。将缓冲区的厚度设置得较大可进一步避免激光进入到内腔而对内部的电极组件形成损伤。
在一些实施例中,焊接区的厚度为0.1mm~1.5mm,缓冲区的厚度为1.5mm~3.5mm。如此设置以在避免激光进入到内腔而对电极组件造成损伤的基础上还能避免环形凸起的厚度占用太多内腔的空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电池单体还包括设置在壳体内的电极组件,电极组件包括主体部和从主体部伸出的极耳,绝缘件包括朝远离电极组件一侧凹入的极耳容纳槽,极耳设置在极耳容纳槽内且与内极柱电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22662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