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炎症性肠病用中药自身灌肠治疗器有效
申请号: | 202220211221.3 | 申请日: | 2022-01-26 |
公开(公告)号: | CN217339571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02 |
发明(设计)人: | 张燕;崔静;吴红艳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3/02 | 分类号: | A61M3/02;A61M31/00 |
代理公司: | 南京中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41 | 代理人: | 李建芳 |
地址: | 210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炎症 性肠病用 中药 自身 灌肠 治疗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炎症性肠病用中药自身灌肠治疗器,包括管体,所述管体的上表面设有药液盒,且药液盒与管体相连通,所述药液盒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挡板,且挡板的侧表面延伸出药液盒的内部,所述挡板的侧表面设有弹簧,且弹簧与药液盒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安装的挡板、弹簧、色板与浮块,拽动挡板使其可对弹簧进行拉扯,使色板可从药液盒的内部露出,当色板从药液盒的内部露出后,将挡板松开,使其可利用弹簧反弹带动挡板复位再次对药液盒内的药液进行阻挡,当药液不断减少时,浮块承受的浮力变小可向下移动将药液盒的开口处进行封堵,可起到对药液排放进行控量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中药自身灌肠治疗器领域,尤其涉及炎症性肠病用中药自身灌肠治疗器。
背景技术
炎症性肠病(IBD)为累及回肠、直肠、结肠的一种特发性肠道炎症性疾病。临床表现腹泻、腹痛,甚至可有血便。本病包括溃疡性结肠炎(UC)和克罗恩病(CD)。溃疡性结肠炎是结肠黏膜层和黏膜下层连续性炎症,疾病通常先累及直肠,逐渐向全结肠蔓延,克罗恩病可累及全消化道,为非连续性全层炎症,最常累及部位为末端回肠、结肠和肛周,为了提高炎症性肠病治疗效率,使其可使用中药自身灌肠治疗器对患者进行给药治疗。
但是现有的中药自身灌肠治疗器虽然解决了肛门给药的问题,但是依然存在下列缺陷:
1、现有的中药自身灌肠治疗器在使用时,不具备对药液排放进行定量的功能,药液排放的量不同影响炎症性肠病的治疗效果。
2、现有的中药自身灌肠治疗器在使用时,由于患者的肛门较为干燥,使导管与肛门之间的摩擦力较大,导致导管在插入时容易在成不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炎症性肠病用中药自身灌肠治疗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炎症性肠病用中药自身灌肠治疗器,包括管体,所述管体的上表面设有药液盒,且药液盒与管体相连通,所述药液盒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挡板,且挡板的侧表面延伸出药液盒的内部,所述挡板的侧表面设有弹簧,且弹簧与药液盒连接,所述挡板的前表面设有色板,所述药液盒的内部位于挡板的下方滑动连接有浮块;
所述管体靠近药液盒的一端设有导管,所述导管的侧表面嵌合连接有圆球块。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管体的滑动连接有推杆,所述推杆靠近管体的一端设置活塞块。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管体的上表面位于药液盒的侧表面设有第一使用环。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管体的下表面设有第二使用环。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药液盒的前表面设置有透明板。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药液盒的上表面嵌合连接有堵头。
本实用新型炎症性肠病用中药自身灌肠治疗器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安装的挡板、弹簧、色板与浮块,拽动挡板使其可对弹簧进行拉扯,使色板可从药液盒的内部露出,当色板从药液盒的内部露出后,将挡板松开,使其可利用弹簧反弹带动挡板复位再次对药液盒内的药液进行阻挡,当药液不断减少时,浮块承受的浮力变小可向下移动将药液盒的开口处进行封堵,可起到对药液排放进行控量的目的。
2、本实用新型通过安装的圆球块,当导管插进患者的肛门处,利用圆球块可减少导管与患者肛门处之间的摩擦力,防止导管在插入时肛门干燥造成患者不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未经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21122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制备铂碳催化剂用的反应釜
- 下一篇:一种具有定位功能的冲床冲孔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