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利用环状化合物对多元醇缩聚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220205906.7 | 申请日: | 2022-01-19 |
公开(公告)号: | CN216778816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21 |
发明(设计)人: | 张志炳;孙海宁;周政;张锋;李磊;孟为民;杨高东;杨国强;刘甲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延长反应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J19/18 | 分类号: | B01J19/18;B01D3/22;B01D3/32;B01D3/00;B01F23/23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0047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环状 化合物 多元 缩聚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利用环状化合物对多元醇缩聚的装置,包括反应釜,所述反应釜的内部底层设置有第一微界面发生器,所述反应釜的内部中层设置有第二微界面发生器,所述第一微界面发生器与所述第二微界面发生器的中间设置有用以防止物料逆流的第一单向通道,所述第二微界面发生器的上方设置有第二单向通道,所述反应釜的底部侧边开设有多元醇管道以及环状化合物管道,所述第一微界面发生器连接有所述环状化合物管道以用于将汽化的环状化合物引入进行分散破碎,所述反应釜的顶部设置有缩聚产物管道。本实用新型通过应用微界面强化反应技术,可大幅加快环状化合物气体的消耗速率,有效降低气相中环状化合物的分压,大大提高设备的本质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高分子聚合物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利用环状化合物对多元醇缩聚的装置。
背景技术
缩合聚合反应,简称缩聚反应,是指由一种或多种单体相互缩合生成高分子的反应,其主产物称为缩聚物。缩合聚合反应的单体为带有2个(或以上)反应官能团的化合物聚合时脱去小分子形成聚合物,故聚合物的重复结构单元分子量比单体小。
现有的缩聚反应大多使用搅拌釜式反应器,该反应器结构紧凑,设备简单,工艺操作灵活性大,搅拌功率大,适合高分子量聚醚的生产等优点。但这种反应器也存在明显缺点,反应过程中搅拌破碎气泡效果不佳,反应釜内部气液混合不均匀易产生浓度和温度梯度,导致传质和反应速率低;蛇管式换热器的存在减少了釜的有效容积,使反应器生产能力减小,且检修和更换困难;搅拌器的存在易使气相环状化合物产生局部热点,产生爆炸的危险(在搅拌器和反应器器壁间形成电偶极,并使机械密封装置过热)。此外,如果机械密封装置被损坏或失效,氧化物可能会从反应器内溢出,外部的物质也可能进入反应器,引发反应器安全性问题。
有鉴于此,特提出本实用新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用环状化合物对多元醇缩聚的装置,解决了搅拌釜式反应器气液接触面较小,气体的分散性能差,传质效率低,产品的分子量分布较宽的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应用微界面强化反应技术,在反应器内形成微界面体系,以数十倍地增加气液接触面积,大幅强化气液传质效率,希冀获得窄分子量分布的产品,并且通过应用微界面强化反应技术,可大幅加快环状化合物气体的消耗速率,有效降低气相中环状化合物的分压,大大提高设备的本质安全性。
为了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利用环状化合物对多元醇缩聚的装置,包括反应釜,所述反应釜的内部底层设置有第一微界面发生器,所述反应釜的内部中层设置有第二微界面发生器,所述第一微界面发生器与所述第二微界面发生器的中间设置有用以防止物料逆流的第一单向通道,所述第二微界面发生器的上方设置有第二单向通道,所述反应釜的底部侧边开设有多元醇管道以及环状化合物管道,所述第一微界面发生器连接有所述环状化合物管道以用于将汽化的环状化合物引入进行分散破碎,所述反应釜的顶部设置有缩聚产物管道。
现有技术中大多使用搅拌釜式反应器具有结构紧凑,设备简单,工艺操作灵活性大,搅拌功率大,适合高分子量聚醚的生产等优点,但这种搅拌釜式反应器也存在明显缺点,反应过程中搅拌破碎气泡效果不佳,反应釜内部气液混合不均匀易产生浓度和温度梯度,导致传质和反应速率低;换热蛇管的存在减少了釜的有效容积,使搅拌釜式反应器生产能力减小,且检修和更换困难;搅拌釜式反应器的存在易使气相环状化合物产生局部热点,产生爆炸的危险(在搅拌器和反应器器壁间形成电偶极,并使机械密封装置过热),此外,如果机械密封装置被损坏或失效,氧化物可能会从搅拌釜式反应器内溢出,外部的物质也可能进入搅拌釜式反应器,引发反应器安全性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延长反应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南京延长反应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20590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