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拉链穿头、切断、注上止于一体的三合一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220196233.3 | 申请日: | 2022-01-24 |
公开(公告)号: | CN217098594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02 |
发明(设计)人: | 刘金龙;曾德利;刘斌;乐进强;唐仁志;夏雷;唐有林;宁常红;谭常衡 | 申请(专利权)人: | 温州市金龙拉链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14 | 分类号: | B29C45/14;B29L5/00 |
代理公司: | 杭州君度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240 | 代理人: | 陈学晓 |
地址: | 325100 浙江省温州市永嘉***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拉链 切断 注上止 一体 三合一 设备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拉链穿头、切断、注上止于一体的三合一设备,涉及拉链制造技术领域,解决占地空间大、拉头受损等问题。其包括有拉头供料装置、拉头搬运装置、拉头定位模、导带装置、链带切断装置、第一移动夹爪、第二移动夹爪、第三移动夹爪、上下包夹夹爪、注塑模装置以及出料装置;通过拉头搬运装置将拉头供料装置供应的拉头运送至拉头定位模上,后利用上下包夹夹爪将链带切断装置切断的半成品拉链带送至第二移动夹爪,第二移动夹爪夹持链带穿入拉头并通过注塑模装置进行注塑上止后送出至出料装置上,提升了自动化水平,节省了上述各工序之间冗长多余的转运设备,加快了工作效率,减少了设备的占地面积,形成一条较为紧凑的拉链生产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拉链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拉链穿头、切断、注上止于一体的三合一设备。
背景技术
拉链包括两条拉链带、拉片以及拉链带上相对应的链牙,拉链根据不同的使用场合,其链带的上下端可以分别设置上止、下止。现有的拉链装配生产中通常采用半自动化生产,装配过程中均按照工序分开生产,每个工序有一名员工操作,生产效率低。拉链在生产过程中包括切断工序、穿头工序、注上止工序,工作时,经过前面工序制成的连续的拉链带,由切断装置切断后得到单条的半成品拉链带;单条的半成品拉链带以上端止部为头向前移动,经穿头装置以穿上拉头,经上止成型装置以成型上止,然后经出料装置进行出料,至此完成一条拉链的制造。但是目前这几道工序分别采用多台直线式布置设备才能完成,不仅占地面积大,而且设备间转运容易出错,延长了加工周期,不利于形成紧凑的拉链生产线。此外,现在设备中用于拉头供料的方式是通过普通的振动盘振动送料,然而过大的振动力量或长时间的振动会导致亮光类型拉头的表面掉漆,甚至导致拉头崩开,拉头不合格率上升。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拉链穿头、切断、注上止于一体的三合一设备,解决占地空间大、拉头受损等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包括有拉头供料装置、拉头搬运装置、拉头定位模、导带装置、链带切断装置、第一移动夹爪、第二移动夹爪、第三移动夹爪、上下包夹夹爪、注塑模装置以及出料装置;其中:拉头供料装置用于供应单个拉头,拉头搬运装置对接拉头供料装置,并转移拉头供料装置供应的拉头至拉头定位模上;导带装置用于引入链带,链带切断装置位于导带装置的送带路径,第一移动夹爪对接链带切断装置并夹取链带切断装置上的链带移动一条成品拉链长度的距离,链带切断装置在第一移动夹爪移动结束后做切断作业以获得半成品链带;上下包夹夹爪的起始位置位于第一移动夹爪移动路径的一侧,并在第一移动夹爪移动结束后移入第一移动夹爪移动路径上做上下包夹半成品链带的作业,上下包夹夹爪还与第二移动夹爪对接并移动所包夹的半成品链带至第二移动夹爪的移动初始位置上;第二移动夹爪的移动初始位置位于拉头定位模的前方,第二移动夹爪夹持半成品链带的上止位置移动穿入拉头定位模的拉头并移动至注塑模装置上;注塑模装置位于第二移动夹爪的移动结束位置上并对到达位置的半成品链带做注塑上止的作业以获得成品拉链,第三移动夹爪移动设置于注塑模装置与出料装置之间以夹持注塑完成的成品拉链至出料装置上。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拉头搬运装置将拉头供料装置供应的拉头运送至拉头定位模上,后利用上下包夹夹爪将链带切断装置切断的半成品拉链带送至第二移动夹爪,第二移动夹爪夹持链带穿入拉头并通过注塑模装置进行注塑上止后送出至出料装置上,将切断工序、穿头工序、注上止工序合并于一整台设备内,提升了自动化水平,节省了上述各工序之间冗长多余的转运设备,加快了工作效率,减少了设备的占地面积,形成一条较为紧凑的拉链生产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温州市金龙拉链机械有限公司,未经温州市金龙拉链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19623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