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夹心试块的组合式成型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2220176520.8 | 申请日: | 2022-01-21 |
公开(公告)号: | CN217494625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27 |
发明(设计)人: | 马鹏飞;姚继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B28B7/00 | 分类号: | B28B7/00;B28B23/02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范巍 |
地址: | 710055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夹心 组合式 成型 模具 | ||
1.一种用于夹心试块的组合式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层成型框架(2)、上层成型框架(1)及两个U型卡件(3);下层成型框架(2)中设置有用于下层基材(4)的成型空间,上层成型框架(1)中设置有用于上层基材(6)的成型空间;上层成型框架(1)间隔设置在下层成型框架(2)的上方,中间复合材质网格层(5)置于下层成型框架(2)与上层成型框架(1)之间;
所述用于下层基材(4)的成型空间与所述用于上层基材(6)的成型空间连通,共同形成待成型夹心试块的成型区域;两个U型卡件(3)分别设置在下层成型框架(2)与上层成型框架(1)的两端,利用U型卡件(3)将下层成型框架(2)与上层成型框架(1)固定连接在一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夹心试块的组合式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下层成型框架(2)与上层成型框架(1)的结构相同,均采用试块成型框;所述试块成型框包括矩形框(101)、第一凹模板(103)、第二凹模板(104)、若干第一定位件及若干第二定位件;
第一凹模板(103)与第二凹模板(104)对称设置在矩形框(101)中,第一凹模板(103)及第二凹模板(104)的两端分别与矩形框(101)的短边内侧滑动连接;第一凹模板(103)与第二凹模板(104)均为U型凹模板结构,第一凹模板(103)与第二凹模板(104)的开口侧相互靠近;在第一凹模板(103)与第二凹模板(104)之间形成用于下层基材(4)的成型空间或用于上层基材(6)的成型空间;
第一凹模板(103)与矩形框(101)之间设置有若干第一定位件,若干第一定位件远离第一凹模板(103)的开口侧设置;第一定位件的一端与第一凹模板(103)的侧边连接,另一端与矩形框(101)的其中一个长边连接;第二凹模板(104)与矩形框(101)之间设置有若干第二定位件,若干第二定位件远离第二凹模板(104)的开口侧设置;第二定位件的一端与第二凹模板(104)的侧边连接,另一端与矩形框(101)的另一个长边连接;
两个U型卡件(3)分别设置在下层成型框架(2)的矩形框与上层成型框架(1)的矩形框的两端,并将下层成型框架(2)的矩形框与上层成型框架(1)的矩形框固定连接在一起。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夹心试块的组合式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第一定位件及第二定位件均采用销钉(107);矩形框(101)的长边上均匀设置有若干固定孔(108),所述销钉(107)的一端与第一凹模板(103)的侧边或第二凹模板(104)的侧边紧密接触,所述销钉(107)的另一端固定穿插在所述固定孔(108)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夹心试块的组合式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孔(108)为矩形通孔;所述销钉(107)的截面为矩形截面,所述矩形截面的尺寸与所述矩形通孔的尺寸相匹配。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夹心试块的组合式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矩形框(101)的两个短边内侧中部分别设置有模板固定块(102),模板固定块(102)的一侧与矩形框(101)的短边内侧固定,另一侧设置有模板安装凹槽(105);第一凹模板(103)及第二凹模板(104)的两端外侧分别设置有模板凸轨(106),所述模板凸轨(106)配合设置在所述模板安装凹槽(105)中。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用于夹心试块的组合式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矩形框(101)采用四根框架条拼装焊接成型或采用一体式结构;所述模板固定块(102)与矩形框(101)之间采用焊接固定。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夹心试块的组合式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下层成型框架(2)中的第一凹模板和第二凹模板的高度均与所述下层基材(4)的厚度相匹配;上层成型框架(1)中的第一凹模板和第二凹模板的高度均与所述上层基材(6)的厚度相匹配。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夹心试块的组合式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U型卡件(3)包括立板(301)、上板(302)及下板(303);上板(302)与下板(303)平行设置在立板(301)的上下两端;立板(301)竖向设置在上层成型框架(1)与下层成型框架(2)的端部外侧,上板(302)的下表面与上层成型框架(1)的上表面紧密接触,下板(303)的上表面与下层成型框架(2)的下表面紧密接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未经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176520.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