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地铁车辆受电弓的磨耗测量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220171416.X | 申请日: | 2022-01-21 |
公开(公告)号: | CN216791050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21 |
发明(设计)人: | 沈钢;凌浩;陈剑;何立宏;宋建同;王俊康;毛腾;朱兵;杨辰;徐华阳;袁超;解顺康;潘晓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市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运营一分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B5/02 | 分类号: | G01B5/02;B25B11/00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陶海锋 |
地址: | 215004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地铁 车辆 受电弓 磨耗 测量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地铁车辆受电弓的磨耗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架和测量架,固定架具有一对夹体和两根导轨,一对夹体分别夹持在待测受电弓上,两根导轨位于待测受电弓的两边且导轨两端分别连接在夹体上;测量架跨设在两根导轨上并与导轨滑动连接,测量架具有位于待测受电弓上方的平板部,平板部上开设有与待测受电弓长度方向垂直的长条状通孔,设有一个百分表安装架,百分表安装架与平板部滑动连接,滑动方向与长条状通孔的长度方向一致,百分表安装架上连接有百分表,百分表的测量杆穿设在长条状通孔中。本实用新型使用方便,减少了由于人工选择导致的测量误差,保证了测量的准确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测量装置,具体涉及一种对用于地铁车辆的受电弓的磨耗情况进行测量的装置。
背景技术
地铁车辆利用车顶的受电弓从接触网获得电能,牵引列车运行。受电弓通过绝缘子安装在车辆的车顶上,通常为铰接式的机械构件,当受电弓升起时,其表面的碳滑条与接触网导线直接接触,从接触网导线上受取电流。
地铁受电弓磨耗面在长期工作中会被不断磨损,出现坑槽和表面不平滑。当受电弓磨耗面的磨损达到极限值26.5mm时,则需要及时更换,否则将发生磨耗面磨穿的情况而导致接触网磨损,增加维护成本,也易引发安全事故。
现阶段碳滑条磨耗测量主要采用的是较为简单的游标卡尺测量。先由测量人员进行人工观察,选定若干检测点进行检测,使游标卡尺与受电弓磨耗面接触面达到宽度的2/3,其测量得到的数据即碳滑条与基座的现有量。当测得数据小于等于26.5mm时,则对碳滑条进行更换。但是在同一垂直面上,由于实际受力不均衡,磨耗情况时有差别的。受电弓磨耗面横向表面呈连续曲面,且纵向表面磨耗程度亦不同。这对传统的游标卡尺测量方法的精准度带来了极大的挑战,无法测量出同一纵向面上的磨耗量最大的数据。其次,仅凭测量人员的观察选定测量点,容易漏测磨耗最多点,其人为影响因素较大。
因此,如果能提供一种简单的磨耗测量装置,辅助进行受电弓的磨耗测量,将有利于对受电弓的检测,以便及时更换达到磨损极限的受电弓。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地铁车辆受电弓的磨耗测量装置,实现对受电弓的磨耗测量。
为达到上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地铁车辆受电弓的磨耗测量装置,包括固定架和测量架,所述固定架具有一对夹体和两根导轨,所述一对夹体分别夹持在待测受电弓上,所述两根导轨位于待测受电弓的两边且导轨两端分别连接在所述夹体上;所述测量架跨设在两根导轨上并与导轨滑动连接,测量架具有位于待测受电弓上方的平板部,所述平板部上开设有与待测受电弓长度方向垂直的长条状通孔,设有一个百分表安装架,所述百分表安装架与所述平板部滑动连接,滑动方向与所述长条状通孔的长度方向一致,所述百分表安装架上连接有百分表,百分表的测量杆穿设在所述长条状通孔中。
使用时,整个测量架可以沿导轨长度方向滑动从而调节相对于受电弓长度方向的位置,百分表安装架可以沿平板部滑动并定位从而调节相对于受电弓的横向位置,百分表随百分表安装架移动,其测量杆穿过长条状通孔,测量杆的测量头接触待检表面获得检测数据。通过两个方向的滑动可以方便地对整个受电弓的碳滑条表面任意位置进行测量。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夹体由装夹基座和强磁装夹构成,所述装夹基座具有导磁基板和位于两侧的一对固定座,所述固定座上开设有导轨固定槽,两个固定座和导磁基板之间构成受电弓固定位;所述强磁装夹由连接板和一对滑柱构成,所述滑柱底部为强磁铁,滑柱顶部为限位螺帽,限位螺帽和连接板之间设有复位弹簧;强磁铁吸合导磁基板构成夹体。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一侧的固定座的内侧设有台阶,所述台阶上表面构成百分表校零位。测量前,先将测量架移动至该夹体对应位置附近,再调节百分表使其接触台阶上表面,进行百分表校零,以保证测量判断的一致性。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测量架具有平板和固定在平板两端的限位柱,所述限位柱之间的间距与两根导轨的外表面距离配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市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运营一分公司,未经苏州市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运营一分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17141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研磨母治具及研磨治具组合
- 下一篇:一种铝合金门窗加工用夹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