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刹车系统换油机有效
申请号: | 202220170811.6 | 申请日: | 2022-01-21 |
公开(公告)号: | CN216580463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24 |
发明(设计)人: | 周鹏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巴诺德(厦门)制动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S5/00 | 分类号: | B60S5/00 |
代理公司: | 厦门致群财富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24 | 代理人: | 刘兆庆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厦门***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刹车 系统 油机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刹车系统换油机,包括壳体、新油箱、进油机构和注油管;所述新油箱固定于壳体内;所述进油机构包括进油管、缓冲管和排气管;所述进油管上端贯穿固定于壳体上,进油管上端内部倾斜固定有引流棒;所述缓冲管为向上及向下弯曲而成的蛇形管;所述缓冲管的进油端与进油管下端连通,缓冲管的出油端伸向新油箱底部;所述排气管上端贯穿固定于壳体上,排气管下端倾斜向下与引流棒和缓冲管间的进油管连通;所述注油管一端与新油箱底部连通,注油管上设置有增压泵,通过增压泵将新油箱内的新刹车油注入汽车内;该实用新型不易使倒入的新刹车油激起气泡,使用效果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维护设备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刹车系统换油机。
背景技术
刹车油在刹车过程中起到传递力的作用,由于刹车油具有吸水特性,若长时间不更换会腐蚀制动系统,给行车带来安全隐患。同时,刹车油吸水之后,沸点降低,容易造成制动压力不足,影响制动效果,因此,需要定期更换刹车油。现有的刹车系统换油机在换油时,一般是将新的瓶装刹车油倒入新油箱内,通过注油泵再将新刹车油从注油管注入汽车内。但现有的刹车系统换油机在倒入新的刹车油时,由于新油箱的进油口与里面存储的刹车油还有一段距离,直接倒入的新刹车油易在新油箱内激起气泡,容易在后期注油时将含气泡的刹车油注入汽车内,从而降低了刹车油的性能和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刹车系统换油机,该刹车系统换油机的引流棒可将倒入的新刹车油引流到进油管内壁,在缓冲管进油端蓄积后从出油端流入新油箱内,且灌入的空气可从排气管向外排出,不易使倒入的新刹车油激起气泡,使用效果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刹车系统换油机,包括壳体、新油箱、进油机构和注油管;所述新油箱固定于壳体内;所述进油机构包括进油管、缓冲管和排气管;所述进油管上端贯穿固定于壳体上,进油管上端内部倾斜固定有引流棒;所述缓冲管为向上及向下弯曲而成的蛇形管;所述缓冲管的进油端与进油管下端连通,缓冲管的出油端伸向新油箱底部;所述排气管上端贯穿固定于壳体上,排气管下端倾斜向下与引流棒和缓冲管间的进油管连通;所述注油管一端与新油箱底部连通,注油管上设置有增压泵,通过增压泵将新油箱内的新刹车油注入汽车内。
进一步的,所述进油管上端的壳体上固定有进油嘴;所述进油嘴中部设置有漏斗型进油孔,漏斗型进油孔的出油端位于引流棒上方。
进一步的,所述进油嘴侧壁设置有多个夹持件;所述夹持件包括夹持螺杆、夹持板、夹持螺母和夹持弹簧;所述夹持螺杆内端与夹持板固定连接,夹持螺杆外端穿过进油嘴并与夹持螺母螺纹连接;所述夹持弹簧套设于进油嘴与夹持板间的夹持螺杆外,通过夹持板将新刹车油瓶夹紧。
进一步的,所述进油嘴上端盖设有可拆的封盖。
进一步的,所述排气管顶端设置有排气阀;所述注油管上设置有注油阀。
进一步的,所述壳体下端设置有多个滑轮。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一种刹车系统换油机,引流棒可将倒入的新刹车油引流到进油管内壁,在缓冲管进油端蓄积后从出油端流入新油箱内,且灌入的空气可从排气管向外排出,不易使倒入的新刹车油激起气泡,使用效果好。
2、本实用新型一种刹车系统换油机,瓶装的刹车油瓶口可对着漏斗型进油孔的锥形部,并可用夹持件夹紧瓶子,新刹车油添加方便,可适应不同大小的瓶口。
3、本实用新型一种刹车系统换油机,封盖可对进油嘴进行密封,排气阀可控制排气管的开合,注油阀可控制注油管的流量,可进行灵活调节,防止杂质进入新油箱内。
4、本实用新型一种刹车系统换油机,可通过滑轮移动壳体,使用简单方便。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巴诺德(厦门)制动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巴诺德(厦门)制动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17081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