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摩托车气动悬挂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220165266.1 | 申请日: | 2022-01-21 |
公开(公告)号: | CN217207477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16 |
发明(设计)人: | 李广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广宇 |
主分类号: | F16F9/02 | 分类号: | F16F9/02;F16F9/44;B62K25/04 |
代理公司: | 洛阳谷丰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208 | 代理人: | 李亚南 |
地址: | 730030 甘肃省兰***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摩托车 气动 悬挂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减震系统技术领域,尤其是公开了一种摩托车气动悬挂结构,包括减震外筒,所述减震外筒一端滑动安装有减震内筒,所述减震内筒插入所述减震外筒的一端滑动安装有连接活塞,所述减震外筒安装所述减震内筒的一端内壁上镶嵌有与所述减震内筒外壁接触的第一密封圈,所述第一密封圈外侧设置有固定在所述减震外筒端部的防尘圈。有益效果在于:结构设计合理,取消了现有减震器内筒中起回弹作用的长弹簧,通过充气泵将空气压缩后打入减震器内,利用减震器内部的密封空间作为载体,利用密封空间内空气的压力作为弹簧,靠气压来控制车身的高度和压缩阻尼,达到减震目的;减震器内的气压大小可以随时调节,调节时不用停车,方便使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减震系统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摩托车气动悬挂结构。
背景技术
摩托车是使用引擎动力的通常二轮,少数三轮的车辆。为了提高摩托车的抗震性能,在两轮摩托车的前后车轮处一般会安装减震装置,现有的减震装置有弹簧减震、气动减震和液压减震几种。现在的摩托车电动车,前减震的压缩阻尼和行驶时的高度出厂基本都是固定的,少数可调压缩阻尼需要在停车的时候才能调节,而且调节是有档位范围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就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出一种摩托车气动悬挂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摩托车气动悬挂结构,包括减震外筒,所述减震外筒一端滑动安装有减震内筒,所述减震内筒插入所述减震外筒的一端滑动安装有连接活塞,所述减震外筒安装所述减震内筒的一端内壁上镶嵌有与所述减震内筒外壁接触的第一密封圈,所述第一密封圈外侧设置有固定在所述减震外筒端部的防尘圈,所述连接活塞滑动安装在所述减震内筒内的一端一体成型有活塞环,所述活塞环外壁上镶嵌有与所述减震内筒内壁接触的第二密封圈,所述活塞环与所述减震内筒端部之间设置有第一缓冲弹簧,所述第一缓冲弹簧嵌套在所述连接活塞外壁上,所述减震外筒内腔内设置有第二缓冲弹簧,所述第二缓冲弹簧嵌套在所述连接活塞外壁上,所述连接活塞为中空结构,所述连接活塞两端各成型有一个透气孔,两个所述透气孔分别连接所述减震外筒的内腔和所述第一缓冲弹簧所在的腔体内,所述减震外筒、所述减震内筒其中一个端部固定有密封端盖,所述密封端盖上固定有气动接头。
进一步的,所述密封端盖固定在所述减震内筒端部,所述密封端盖与所述减震内筒外壁接触处固定有端盖密封圈,所述连接活塞远离所述活塞环的一端通过锁紧螺栓固定在所述减震外筒端部。
进一步的,所述减震外筒远离所述减震内筒的一端端部成型有安装孔。
进一步的,所述密封端盖固定在所述减震外筒端部,所述密封端盖与所述减震外筒内壁接触处固定有端盖密封圈,所述连接活塞远离所述活塞环的一端通过螺纹安装在所述密封端盖上。
进一步的,所述减震内筒远离所述减震外筒的一端固定有固定支架,所述固定支架上成型有安装孔。
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结构设计合理,取消了现有减震器内筒中起回弹作用的长弹簧,通过充气泵将空气压缩后打入减震器内,利用减震器内部的密封空间作为载体,利用密封空间内空气的压力作为弹簧,靠气压来控制车身的高度和压缩阻尼,达到减震目的;减震器内的气压大小可以随时调节,调节时不用停车,方便使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结构简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二结构简图。
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广宇,未经李广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16526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