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旋转式编码器的刷子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220158544.0 | 申请日: | 2022-01-20 |
公开(公告)号: | CN216846304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28 |
发明(设计)人: | 曹群欢;王少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宝锋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D5/249 | 分类号: | G01D5/249 |
代理公司: | 东莞展豪专利商标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858 | 代理人: | 黎健 |
地址: | 362300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旋转 编码器 刷子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旋转式编码器的刷子结构,其包括包胶固定于一个本体上的第一刷子和第二刷子,该第一刷子和第二刷子相互独立并且相互不接触,该本体以可旋转的方式设置于基座与底座之间;所述第一刷子设有向下凸出并用于导通基座内的第一码盘线路的第一接触臂和第二接触臂;所述第二刷子设有向上凸起并用于导通底座内的第二码盘线路的第三接触臂和第四接触臂。本实用新型设置有两个相互独立并且相互不接触的刷子,其分别为第一刷子和第二刷子,其中,该第一刷子用于导通基座内的第一码盘线路,而第二刷子用于导通底座内的第二码盘线路,第一刷子和第二刷子不会干拢对方线路的输出和信号,从而达到了特别客户使用两个信号源的要求。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编码器产品技术领域,特指一种旋转式编码器的刷子结构。
背景技术:
编码器(encoder)是将信号(如比特流)或数据进行编制、转换为可用以通讯、传输和存储的信号形式的设备。编码器把角位移或直线位移转换成电信号,前者称为码盘,后者称为码尺。按照读出方式编码器可以分为接触式和非接触式两种;按照工作原理编码器可分为增量式和绝对式两类。增量式编码器是将位移转换成周期性的电信号,再把这个电信号转变成计数脉冲,用脉冲的个数表示位移的大小。绝对式编码器的每一个位置对应一个确定的数字码,因此它的示值只与测量的起始和终止位置有关,而与测量的中间过程无关。
现有技术中编码器的刷子结构一般包括有本体及包胶在一个本体上的刷子,而刷子是一个整体,虽然刷子两侧均伸出于该本体外,但是其并不能分开使用,达不到特别客户的两个信号源输出的要求,只能做一个信号源输出,两组码盘线路只有一个共公脚,不能同时使用两个信号。
另外,还存在另外一种结构,编码器的刷子结构采用两件式拼装结构,即采用两个刷子,分别固定在两个个不同刷架上,其装配结构复杂,安装不方便。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出以下技术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旋转式编码器的刷子结构。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下述技术方案:该旋转式编码器的刷子结构包括包胶固定于一个本体上的第一刷子和第二刷子,该第一刷子和第二刷子相互独立并且相互不接触,该本体以可旋转的方式设置于基座与底座之间;所述第一刷子设有向下凸出并用于导通基座内的第一码盘线路的第一接触臂和第二接触臂;所述第二刷子设有向上凸起并用于导通底座内的第二码盘线路的第三接触臂和第四接触臂。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接触臂冲切形成有第一条形孔,该第一条形孔将第一接触臂分成两条第一细弹臂,且该第一细弹臂两端均与第一刷子的第一主体一体连接,该第一细弹臂中部成型有向下凸出的第一隆起部。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接触臂的数量为一条或两条。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二接触臂一端与第一刷子的第一主体一体连接,另一端为自由端,并且自由端还弯折形成有向下凸出的第二隆起部。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三接触臂冲切形成有第三条形孔,并通过第三条形孔将第三接触臂分成两条第三细弹臂,且该第三细弹臂两端均与第二刷子的第二主体一体连接,该第三细弹臂中部成型有向上凸起的第三隆起部。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三接触臂的数量为一条或两条。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四接触臂一端与第二刷子的第二主体一体连接,另一端为自由端,并且自由端还弯折形成有向下凸出的第四隆起部。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刷子和第二刷子的结构、形状及尺寸均相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宝锋电子有限公司,未经福建宝锋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15854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