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机组深度调峰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220151813.0 | 申请日: | 2022-01-19 |
公开(公告)号: | CN216953013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12 |
发明(设计)人: | 苗雨旺;褚晓亮;王罡;于帅;董雅翠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慧峰仁和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2D1/32 | 分类号: | F22D1/32;F22D1/36;F22G1/00;F23L15/04;F01K17/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志霖恒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35 | 代理人: | 刘玉涵 |
地址: | 225300 江苏省泰州市经济***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机组 深度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机组深度调峰系统,在空气预热器出口的热二次风道内安装有二次风‑蒸汽换热器;利用减压后的过热蒸汽加热空预器出口的热二次风,提高锅炉的稳燃效果及燃烧效率;从二次风‑蒸汽换热器出来的冷蒸汽进入一号高压加热器,从而提高进入锅炉的给水温度;抽取的过热蒸汽并没有进入汽轮机高压缸,返回到锅炉的冷再蒸汽流量下降,从而使锅炉的再热蒸汽温度升高;最终达到实现机组深度调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简单,不占用大量的空间,仅需在原有系统上增加部分管道和阀门,解决了其他深度调峰技术布置空间受限、调峰效果有限、投资高、系统复杂等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系统,尤其涉及一种机组深度调峰系统。
背景技术
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和通过直接燃烧的方式实现煤的利用,是造成大气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为了早日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的目标,大力发展风电、太阳能等新能源是趋势所在,相应的,燃煤机组的作用也逐渐由发电变为电网调峰。燃煤机组作用的变化导致机组的运行参数发生变化,燃煤机组将大部分时间处于半负荷或低负荷状态。
目前,在机组进行深度调峰的过程中容易出现以下几方面的问题:1)SCR 入口烟温度低于要求值,SCR无法正常运行;2)进入锅炉的二次风温度偏低,导致燃烧效率偏低,同时无法稳定燃烧;3)再热蒸汽出现欠温。上述问题的存在严重限制了燃煤机组的深度调峰,因此,必须采用相应的技术升级改造来满足机组深度调峰的要求。
目前的燃煤机组深度调峰技术主要包括:稳定燃烧器技术、汽机旁路技术、省煤器给水再循环技术等等。虽然现有的技术手段较多,但普遍存在布置空间受限、效果有限、投资高、系统复杂等诸多问题,同时缺少一个核心技术,难以有效解决上述技术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所存在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机组深度调峰系统。
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机组深度调峰系统,包括空气预热器,空气预热器出口的热二次风道内安装有二次风-蒸汽换热器。
进一步地,二次风-蒸汽换热器通过热蒸汽管道连通锅炉出口的主蒸汽管道或锅炉的过热器系统;二次风-蒸汽换热器抽取过热蒸汽并利用过热蒸汽加热空气预热器出口的热二次风。
进一步地,过热蒸汽管道上设置有减压阀。
进一步地,二次风-蒸汽换热器通过冷蒸汽管道与一号高压加热器抽汽管道连通,二次风-蒸汽换热器出口的冷蒸汽通过冷蒸汽管道送往一号高压加热器。
进一步地,冷蒸汽管道与一号高压加热器抽汽管道在一号高压加热器抽汽截止阀后连通。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机组深度调峰系统,利用减压后的过热蒸汽加热空预器出口的热二次风,提高锅炉的稳燃效果及燃烧效率;同时,从二次风-蒸汽换热器出来的冷蒸汽进入一号高压加热器,从而提高进入锅炉的给水温度;此外,抽取的过热蒸汽并没有进入汽轮机高压缸,返回到锅炉的冷再蒸汽流量下降,从而使锅炉的再热蒸汽温度升高;最终达到实现机组深度调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简单,不占用大量的空间,同时仅需在原有系统上增加部分管道和阀门,解决了其他深度调峰技术布置空间受限、调峰效果有限、投资高、系统复杂等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传统的常规热力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机组深度调峰系统的热力流程示意图。
图中:1、锅炉;2、汽轮机高压缸;3、汽轮机中压缸;4、空气预热器; 5、一次风机;6、二次风机;7、制粉系统;8、一号高压加热器;9、二号高压加热器;10、二次风-蒸汽换热器;11、一号高压加热器抽汽逆止阀;12、一号高压加热器抽汽关断阀;13、二号高压加热器抽汽逆止阀;14、二号高压加热器抽汽关断阀;15、减压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慧峰仁和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慧峰仁和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15181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有机肥生产用高效均化装置
- 下一篇:一种区域性智能化宏观金相在线检测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