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气动执行机构的控制气路及阀门控制总成有效
申请号: | 202220147373.1 | 申请日: | 2022-01-20 |
公开(公告)号: | CN216768524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17 |
发明(设计)人: | 李莉玲;毛炜;黄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轻叶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K31/12 | 分类号: | F16K31/12;F15B11/06 |
代理公司: | 北京高沃律师事务所 11569 | 代理人: | 张德才 |
地址: | 201700 上海市中国(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气动 执行机构 控制 阀门 总成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气动执行机构的控制气路,包括第一气源、第一气动支路和第二气动支路,第一气动支路的一端与第一气源连接,另一端与气动执行机构连接,第二气动支路的一端与第一气源连接,另一端与气动执行机构连接;第一气动支路上设置有第一气路开关模块,第二气动支路上设置有第二气路开关模块,第一气路开关模块和第二气路开关模块相连,以在第一气路开关模块开通时,第二气路开关也开通,在第一气路开关模块断开时,第二气路开关也断开。本实用新型能够对气动执行机构快速充气或放气,从而使阀门快速进行开、闭状态的切换,控制精度大大提升。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阀门控制总成,其采用了上述控制气路,同样具有动作迅速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阀门控制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气动执行机构的控制气路及阀门控制总成。
背景技术
为了消除隐患,国内石化企业要求对于高温、高压加氢工况的阀门,应做到在事故状况下能迅速切断物料。部分位置的阀门因安装条件局限,人工不能方便地操作手轮,在紧急状态下也不能迅速关闭或者打开阀门,因此在装置内安装合适的阀门执行机构,来满足现场实际生产的需要,十分必要。
随着石油、化工行业的兴起,电动的阀门执行机构(简称“电动执行机构”)已不能满足这些工业防爆等要求,气动执行机构由此应用而生。气动执行机构(即气动的阀门执行机构)是一种以压缩空气为动力能源的自动执行机构。它接受调节仪表发送的信号,直接改变调节介质的流量,使生产过程按预定的要求正常进行,实现生产过程的自动化。
随着工业自动化的进步,控制技术的发展及受数字技术和微处理技术的影响,人们对工业过程控制的终端——气动执行机构提出了新的要求,特别是在炼油高温、高压的加氢工况中,普通型气动执行机构由于其本身精度低、速度慢、提升力小,已难以胜任,因而开发新型气动执行机构的控制系统已势在必行。特别是气动执行机构的控制气路的设计,对于高温、高压加氢装置的本质安全至关重要,必须按照故障安全模式配置,以保证在气源或者电源故障时阀门能够满足工艺要求,处于相对安全状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气动执行机构的控制气路及阀门控制总成,其对气动执行机构的控制精度高、模式切换速度快,以解决现有普通型气动执行机构存在的精度低、速度慢、提升力小等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气动执行机构的控制气路,包括:
第一气源;
第一气动支路,所述第一气动支路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气源连接,另一端用于与气动执行机构连接,以控制阀门的开闭;
第二气动支路,所述第二气动支路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气源连接,另一端用于与所述气动执行机构连接,以与所述第一气动支路共同控制所述阀门的开闭;
所述第一气动支路上设置有第一气路开关模块,所述第二气动支路上设置有第二气路开关模块,所述第一气路开关模块和所述第二气路开关模块相连,以在所述第一气路开关模块处于开通状态时,所述第二气路开关模块也处于开通状态;在所述第一气路开关模块处于断开状态时,所述第二气路开关模块也处于断开状态。
可选的,所述第一气路开关模块为电磁阀模块,所述第二气路开关模块为气控阀模块,其中,所述电磁阀模块的出气口与所述气控阀模块的气控口相连。
可选的,所述第一气路开关模块包括第一两位三通电磁阀和第二两位三通电磁阀,且所述第一两位三通电磁阀和所述第二两位三通电磁阀均具有电磁阀进气口、电磁阀排气口和电磁阀泄压口,所述第一两位三通电磁阀和所述第二两位三通电磁阀均具有两个工作位置:在一个工作位置时,所述电磁阀进气口与所述电磁阀排气口连通,所述电磁阀泄压口封闭;在另一个工作位置时,所述电磁阀进气口封闭,所述电磁阀排气口和所述电磁阀泄压口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轻叶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轻叶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14737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